日本占领此地,中国一言不发,俄国:这地方是属于中国的

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一定是我们自己的领土,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领土都是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就是取决于对于领土的捍卫。

但是,对于我们晚晴时期的清政府来说,好像体现的并不是那么的明显,领土也貌似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崛起是要从明治维新算起的,也就是因为这一场的改革,让日本真正的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但是也由于自身的岛国的资源的限制,所以也便使他更加倾向于军国的主义式的掠夺。

1894年,当时急切的想要扩张的日本,就将眼光转向了跟他相邻的高丽以及中国,于是便发起了当初针对中国和朝鲜的甲午中日战争。

这场战争也历经了9个月,最开始的时候是朝鲜的平壤沦陷,后来紧接着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惨败,再到后来的惨烈的旅顺大屠杀,这等等的一系列的事情,也让自称是天朝上国的清政府彻彻底底的傻了眼。

在这场战争之后,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也彻底崩溃,随之取而代之的霸主的地位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

1887年,扩张中的日本也制定了那些所谓的“清国征讨的策略”。征讨的目标也分别是台湾,朝鲜,满蒙,中国,最后就是全亚洲。

如果说想要实现这一个目标,那么辽东半岛的战略意义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其实,当时的辽东半岛是在日本进入整个的东亚地区的连接口,而这样的优势,是当时很多国家都求之不得的,当时除了日本之外,还有俄、德、法。

德国也在很早之前就希望在远东地区能够获得一个港口,以便来满足他自身的物资方面的运输;而在当时的沙俄,也想要扩张他在于远东的势力,,而且,辽东半岛也就是必争之地。

对于辽东半岛,大家一起去管理,总是要好过让日本独吞。所以在当时,德国和俄国两个国家不谋而合,但是,为什么法国也参与了进来呢?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沙俄和法国是处于一个同盟的关系,其中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法国其实心里也想要分得一些好处。

这样,就这样,同时有了三个有着共同的利益的强盗,去组团针对另外一个强盗。

所以在后来,日本割走辽东半岛之后,刚到手之后6天,俄德法三国就各自将其自己的军舰开到了东北,最终日本就将辽东半岛永久的还给了中国。

辽东半岛的取舍,最终却取决于别国的决定,这样的事情对于当时的晚晴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