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介文官的于谦靠什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公元1449年是明朝立国以来最为危险的一年。这一年,明朝的几十万军队在土木堡这个地方全军覆没,无数文武百官战死,甚至连 皇帝明英宗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俘。瓦剌首领利用被俘的明英宗骗开各边关城门,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北京。大明朝的形势万分危急,已经到了稍有不慎,大明江山就会化为乌有的地步。然而在这个紧急关头,主角于谦出场了。我们且看他是如何化解这场危机的。

土木堡之变摧毁了明朝的主要军事力量和中央指挥决策机构。此时的北京城可谓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在已经失去政治、军事核心的情况下,不少大臣都主张南迁。只有于谦等少数人反对。他们力排众议,最后成功守住了北京城。

于谦是一介文官而并非武将,在此之前从未带兵打仗,他为什么就坚信北京城一定能守住呢?是盲目的自信,头脑发热,还是仅凭一腔热血?于谦真的有条件赢下这场关于大明的生死存亡之战,延续大明的命脉吗?

在政治方面,明朝一开始是居于劣势的。瓦剌也先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抓住了明英宗。皇帝成为了瓦剌进攻的挡箭牌和“开路先锋”。在皇帝面前,应战就是置皇帝安危于不顾,大逆不道之罪。守关的将领畏首畏尾,投鼠忌器。最终被也先玩弄于股掌之间,骗开了不少城池。

于谦看到了也先把明英宗作为政治筹码来获取政治优势这一点。他针对性地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在皇太后的支持下,另立朱祁钰未新君,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巧妙地化解了政治上的这个劣势。随着北京的政治核心重新构建,也先手上的明英宗也从王牌变成了摆设。拿皇帝赚城池的伎俩行不通了,只能硬着头皮和明军硬碰硬地打了。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自朱棣迁都以后,北京就是明朝的政治中心。明朝的宗庙、政府机构都设在北京。北京的政治基础深厚,民众认同度也高。南迁则会让明朝失去长城这样的战略屏障和幽云十六州的战略要冲,南方无险可守,根本无法阻挡蒙古骑兵的冲击。于谦另立新君,成功化解了明朝的政治困境,也使得固守北京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也为守城之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军事方面,虽然明英宗朱祁镇和太监王振败光了明朝的一线精锐部队,但明朝统治的根基仍然未被动摇。此时仍有大量战斗力虽差但人数众多的二线部队。数量上对瓦剌形成了绝对优势。而且在于谦的坚持下,大明朝廷固守北京的战略决心已下。因此就能够快速动员,很快组建起一直22万人的守城部队。

外地勤王的军队也已源源不断向北京开进。也先率领的瓦剌军只是长驱直入,后方宣府、大同等战略要点还在明军手中。瓦剌要想取胜,就必须速战速决,迅速拿下北京城,否则就只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很容易全军覆没。况且明军还有一个制胜的法宝,那就是明朝的火器。如果是野战,也许明朝的火器对阵瓦剌的骑兵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守城作战,火器对攻城部队的威胁就相当大了。何况攻城本来就不是骑兵的强项,在威力强大的火器面前攻城就是送人头。

而且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城防坚固程度是首屈一指的,周围还有护城河环绕,加上此前历朝历代对北京城防的经营,在没有大威力攻坚武器的情况下要想硬攻是很难取得突破的。

上面这些虽然都是明朝能守住北京城的优势所在,但实际上最关键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明朝的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明朝民众尤其是北京城内的民众都明白一点,北方游牧民族野蛮、残暴,一旦城破就意味着家破人亡。所以面对外族入侵,北京城内的百姓空前团结。民心可用,于谦才能在短时间内动员起民众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加固整修了城门,构筑了城壕,加强了北京城的防御力量。而且还将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运进了北京,解决了守城军民的粮食供应问题。

由此可见,于谦提出固守北京并非是头脑发热或者只是一腔热血,而是对形势有着认真的分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明朝的情况看似岌岌可危,但是明朝仍有绝对的能力守住北京。也正是因为于谦的力争和坚持,才有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也才使得明朝避免了再一次出现两宋时期的战略被动局面。成功保住了大明王朝的江山。于谦也因此成为了民族英雄而受后人敬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