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等打榔舞 浏亮千年的鼓点

唐太宗贞观后(大约1392年前),广南道与交趾(越南)接壤的一片亚热带原始森林里,壮族先民们攀援呼啸,养狼御虎,垦荒种田,形成了一种农耕稻作娱乐文化——打榔舞。

在唐朝,广南边陲的“打榔”,其实算不上是个舞,应是个劳动情景。唐人刘恂在《岭南录异》云:“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刽成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粮稻,敲磕槽弦比重有偏拍。槽声若鼓,面于数里,虽思妇之弄砧,不能比浏亮也”。讲的就是壮族先民舂粮稻的情景,而不是跳“打榔舞”。因此,说广西天等县“打榔舞”在唐代时就已经颇具规模,这种说法不够严谨也不准确。

但,很久以来“打榔舞”与“扁担舞”这两种同根同源的壮族舞蹈表现形式,一直被认为是壮族最具独特的古老舞蹈,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打榔舞,是广西天等县壮族的一种舞蹈,据说起源于唐代武德年间至北宋靖康年间。从最先的一种劳动情景,慢慢演变成用于酬神、还愿、祭祀、娱乐等活动的民间舞蹈。

壮族打榔舞普遍使用的道具是榔和杵。榔是用一根长约六尺、直径二尺的大木凿制而成的大木槽,是壮族先民专门用于脱稻粒、舂米、打糍粑用的一种木制农具;杵则是打榔的工具,长约1米。

打榔舞表演者不分男女老少,有二人对打、四人对打、多人交错对打等多种方式。当《打榔舞》的音乐响起后,每人用木杵有节奏地敲击榔壁、榔底和榔边,动作欢快有力,节奏稳重,声调若鼓,闻于数里。以此表达壮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幸福吉祥的祈求和渴望。

打榔舞技法有:拖打、冲打、点打、撩打和“对打(击棍)等,各种打法可在一人指挥下任意反复组合,尽兴而止。

壮族打榔舞舞者持杵出榔动作力度强、幅度较大,产生了双膝上下颤动、身肢左右摆动的韵律,脚位随之并步、小八字步、踏步和点步等变化。参加壮族打榔舞活动中,场边观众可以根据榔声的节奏起舞与歌唱,一起融入欢乐的海洋。

壮族打榔舞代表性作品有《打榔舞之冲打》、《打榔舞之撩打》、《打砻声腾入》、《打榔之插秧步》等。

广西天等县壮族打榔舞最初是在劳动之余即兴跳一下,后来逐渐发展为在一年之中较为重要的节庆,如正月初一至十五、清明节、三月三节、重阳节等都会跳打榔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