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军用重机枪朝空中射击,为何还能给协约国士兵以重大伤亡?

战争的胜利要素,除了人与战术之外,还得借重先进的武器。掌握了先进武器的一方,就是掌握了败敌制胜的主动权。说起一战,就不得不说说马克沁重机枪。因为,马克沁重机枪就是一战战场上杀伤力最强的“邪恶武器”。

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该枪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 600发/分,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 100发/分。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前,人们使用的枪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莫名其妙地被击毙了。

马克沁重机枪在首次实战应用中,就鄣显了它巨大的杀伤力。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发生武装冲突,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就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并且当场打死了3000多人。

真正让马克沁大出风头的,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军就大量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德军仅用一天的工夫就打死了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由于机关枪的作战威力非常大,所以机枪手就成为了敌人打击的首要目标。为了避免机枪手遭受敌人大规模得打击,也为了增大机枪射程,增加杀伤威力,德国军队创造了远程曲线散布射击的方式,那就是后来形成了大名鼎鼎的超越射击法。

超越射击法,就是将马克沁机枪当成大炮来用,机枪对空射击,其子弹可以射出4000米远,并呈椭圆形散布。这种战法,使得马克沁机枪可以放在掩体后面来使用。子弹就像是雨点一般从天上掉下,步兵所熟知的那些匍匐、卧倒在这种战术面前毫无效果,就算是躲在堑壕中依旧有可能被打到。

这种超越射击法,使敌人的后方,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4公里的射程,可以通过事先标定坐标的方式,当观察单位寻找到目标后,便可以立即进行射击。德军的这种战法,让英法联军吃尽了苦头,即使是躲在堑壕中的士兵,也被大量射杀。

此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而在整个索姆河战役141天时间里,英法联军阵亡61.5万人,德军阵亡65万人,这100多万人大都是马克沁机枪的冤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战期间,欧洲几乎整整一代人丧命于马克沁机关枪下。

(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