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的救援:“犀牛”战机载装甲车奔袭敌国,解救117名人质

1976年6月27日,一架空客A300飞机由以色列特拉维夫飞往巴黎,机上载有246名乘客,其中105名是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另有12名法国机组人员。突然,4名恐怖分子亮出微型冲锋枪和手榴弹,迅速控制了机舱和驾驶舱。被控制的飞机掉头向南,飞往乌干达首都郊外的恩德培机场。时任乌干达总统的阿明对劫机者表示热烈欢迎。

摩萨德很快查清了劫机者的身份,他们分别来自德国和巴勒斯坦,头目是臭名昭著的瓦迪·哈达德,此前曾多次发动恐怖袭击。他们到达恩德培后,转交给以色列一份被关押的人犯名单,要求用人质交换这些在押人犯,否则将处决人质。

以色列总理拉宾立即组建一个部长级委员会来处理危机,研究军事解救的可能。经过激烈争执,空军指挥官佩雷德提出一个堪称天马行空的方案,他建议动用飞机载运装甲车飞抵4000公里以外的乌干达,突击恩德培机场,解救人质。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斯支持这一方案,并最终获得拉宾批准。

行动之前,突击部队得到两份非常珍贵的情报:一是被释放的非以色列人质描述了恩德培机场航站楼的草图,人质正关押在那里;二是侦察到了守卫机场的兵力配置,包括两架直升机、八架“米格-21”喷气式战斗机,60名士兵。

行动开始,4架“犀牛”战机起飞,搭载了几部重型武器和装甲车,还有180名特种作战队员。晚上11点,战机抵达恩德培机场,为了躲避雷达监控,四架“犀牛”高高盘旋在机场上空。一分钟后,第一架战机紧紧尾随一架刚刚着陆的客机成功躲过雷达,在灯火通明的跑道上顺利降落,奇迹般的竟然未被控制塔台发现。

一辆插着乌干达国旗的黑色奔驰和两辆路虎吉普分别开下来,向关押人质的航站楼驶去。非常戏剧化的是:这辆奔驰的角色是冒充乌干达总统阿明的座驾,里面还坐着一名把脸涂黑、扮作阿明的以色列士兵。可惜精心筹划的骗局被两名乌干达士兵识破,举枪拦车,突击队的一名指挥官约尼果断杀死了他。枪声一响,突击队员迅速跳下汽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向航站楼。他们从侧门攻入,大厅内灯火通明,4名恐怖分子措手不及,只有一名开枪反击,其他人还没举起武器就已毙命。但是在行动中,指挥官约尼被控制塔驯的乌干达士兵射杀。

另一队配备装甲车的小分队开始搜索机场,炸毁了控制塔台,杀死了守卫。最终他们占领机场,将停在机场的8架“米格”战斗机全部炸毁,以免被它们追击。

午夜,人质全部登上“犀牛”战机,从机场安全起飞,经由肯尼亚的内罗毕加油,然后飞向以色列。

恩德培营救人质行动成为以色列乃至全世界的一个传奇,被称为营救行动的教科书。这次行动充满超现实、戏剧化、暴力等各种元素,剧情的精彩程度超过了好莱坞大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