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爆发时都有哪些干将出力,为何能一举推翻满清?

宋教仁(1882—1913年),湖南桃源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司法部检事长、《民报》庶务干事兼撰述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赴东北,组织同盟会辽东支部,策划起义。后奔赴日本,参加同盟会本部工作,并从事政治、经济与法律等学科的研究。宣统三年(1911年)在上海主编《民立报》。次年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为五干事之一。武昌起义后,赴武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办理外交,拟定《鄂州约法》。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局长。

刘静庵(1875—1911年),字敬安,湖北潜江人,清末湖北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和“日知会”的重要组织者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人湖北新军马队当兵。次年任管带黎元洪营中秘书,参加科学补习所,在学界和军界进行革命活动。光绪三十二年湖北革命党人继科学补习所之后,成立革命团体“日知会”,任总干事,同年年底欲响应萍乡、浏阳等地农民起义,不料被叛徒告密,遭官府逮捕,饱受折磨之后,于宣统三年 (1911年)6月12日病死狱中。

孙武(1879 — 1939年 ),字尧卿,号梦飞,湖北夏口人。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在组织湖北革命团体“日知会”“共进会”中卓有贡献。次年9月下旬,文学社、共进会在武昌召开联席会议,推举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为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并制定了起义的具体计划。湖北革命党人原计划订于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10月6日)举行起义,由于准备不及而延期。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赶制炸弹爆炸,不慎受伤,避入医院,秘密机关遭破坏。武昌起义后,孙武出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长。

蒋翊武(1885—1913年),湖南澧县人,武昌起义重要策划者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人常德师范学堂,参加革命活动。宣统元年(1909年)投笔从戎。次年参加振武学社,宣统三年(1911年)任文学社社长。同年9月,孙武在汉口试制炸弹,不慎爆炸,惊动了清政府,蒋翊武被迫出走。直到起义成功后方返抵武昌,先后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防御使、战时总司令等职。袁世凯窃国之后,在湖南参与反袁起义,失败被捕,于1913年10月遭杀害。

宣统三年(191丨年)八月十九日上午,孙武为起义赶制炮弹爆炸发生后,湖广总督瑞澂下令在城内搜捕革命党人,形势严峻,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当晚起义。是日晚上,混成协工程兵第八营熊秉坤在城内打响第一枪,各营群起响应,起义军占领了楚頊台军械库。南湖炮队亦从中和门进人城内,占据蛇山等制髙点,炮轰督署。起义军共推队官吴兆麟担任总指挥,在炮火掩护下,向总督衙门发动了攻击。革命士兵们奋不顾身,血战通宵,最后占领了总督署,湖广总督瑞激仓皇逃到停泊在长江的军舰上,起义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武昌城。

武昌起义次日,起义官兵在湖北谘议局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是武昌起义后依据同盟会《革命方略》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宣布以中华民国为国号,采用黄帝纪年,并通电全国,号召各省响应起义。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革命浪潮激荡全国。当年的湖北军政府现辟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黎元洪(1864-1928年),字宋卿,湖北黄陵人。北洋水师学堂毕业,曾参加甲午战争。后经张之洞委派训练湖北新军,由管带、统带累升至二十一混成旅协统领,曾两次赴日考察军亊。平时在汉族高级军官中以“开明”“爱兵”著称。武昌起义次日,起义士兵群众,聚集在湖北谘议局,一致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起初并不愿顺从革命,但在革命的大趋势下不得不登上了都督席位,就任军政府都督。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特发布安民告示,要求华洋商贩照常营业,革命军政府给予保护,对于趁火打劫者则坚决打击。

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群起响应,汇合成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洪流,猛烈冲击着腐朽反动的清王朝。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三日,中部同盟会在上海发动起义,攻下上海道署、县署,宣布上海光复,陈其美被举为都督。上海独立促进了东南各街独立的发展。

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时驻滦州的新军第二十镇革命官兵发动起义,通电主张共和,并一度建立北方军政府。后由于 个别军官在关键时刻叛变,清政府派出通永镇总兵王怀庆镇压,滦州起义最终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但起义却震惊了清王朝的统治者。

张绍曾(1879—1928年),北洋新军第二十镇统制,滦州兵谏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光绪五年(1879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北洋教练所总办、贵胄学堂监督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初,为参加永平秋操,由新民调驻滦州。武昌起义后,与另一新军统领蓝天蔚等兵谏清廷,又谋与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合取丰台,推翻清朝统治。吴禄贞被刺后,张绍曾孤掌难鸣,最后被清政府“开去差缺,回津就医”。

柏文蔚(1875-1947年),字烈武,安徽寿州(今寿县)人。安徽武备学堂毕业,任新军管带,同盟会会员。曾在安徽、江苏、东北等地进行革命活动。辛亥武昌起义后,他率镇江新军响应,后被推为南京临时政府北伐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安徽都督。

胡汉民(1879—1936年 ),广东番禺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及法政大学。光绪三十一年入冋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执行部书记、《民报》编辑。光绪三十三年随孙中山至河内等地,参与黄冈、镇南关起义。失败后回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旋任同盟会南方总支部长,参与筹划云南河口之役、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宣统三年(191丨年)九月十九日,广东独立,胡汉民被举为都督。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秘书长。

摄政王载洋主持朝政,对于坐拥重兵、根株四布的袁世凯早就深怀疑忌。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 )十二月十一日,清政府发布上谕,以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维艰”为由,将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疴。袁世凯并没有回到闭塞的原籍项城,而是寓居交通方便的彰德,在城北洹上村购一别墅,名之为 “养寿园”。为掩人耳目,他经常游山玩水,蓑笠垂钓,作出一副不再过问时事的姿态。但事实并非如此,袁世凯仍关注着局势发展。

袁世凯回到河南彰德洹上村后,披蓑戴笠,手持钓竿,自号“洹上钓叟”,作出一副甘居“田舍翁”的姿态,实则是默观局势,伺机而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而袁世凯却在一番讨价还价后,才于10月27日,从清廷手中领受了节制所有赴鄂的海军和长江水师的钦差大臣之职。

辛亥革命前夕,北洋军队3万多人正在京畿附近的永平进行会操。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立即下令将会操的北洋军队调往南方。第六镇是北洋军队中拱卫京师的重要武装力量,其统制吴禄贞索有革命思想,本想利用永平会操之际与驻守滦州的第二十镇新军共同发动反清起义,但事泄被杀。随后第六镇由袁世凯直接节制,与其他北洋军队联合开拔,向武昌进军,镇压南方革命军。

袁世凯一方面指使北洋军向革命军队发动猛烈进攻,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其政治野心,极力向民军诱和。12月底,光复各省同意派出代表伍廷芳与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进行谈判。伍廷芳(1842-1922年),广东新会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赴英留学,获法律博士学位。后在香港当律师、法官兼立法局议员。光绪八年(1882年)人李鸿章幕府,协助办理洋务和外交。光绪二十八年任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外交部与刑部右侍郎。在此期间曾出任驻美国、西班牙、秘兽等同公使。武昌起义后,因赞成共和,被推为光复各省临时外交代表与议和代表,参与南北和谈。

唐绍仪(1860—1938年 ),字少川,广东香山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赴美留学,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之一。中日甲午战争后,参与袁世凯小站练兵,并协助徐世昌主持营务处,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后先后在海关、外务、铁路、邮传、地方行政等职位任职,其阅历相当丰富。由于其资深经历,故在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委任他为内阁全权代表,赴上海谈判“南北议和”。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二十八日,袁世凯遣派的北方代表庸绍仪到达上海,与革命军政府代表伍廷芳在上海正式举行南北议和谈判。双方代表就停战问题、国体问题、召开国民会议等事项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府,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逼清帝退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