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称霸中原的那些事迹,你们知道吗

大家好!我是笑傢,这期我们说说楚庄王称霸的传奇事迹。后来他是怎么发兵征战问鼎中原的。

传说楚庄王处理国事轻重分明,有条不乱。在国内事务处理就绪后,便着手对付外部敌人。他首先采纳大臣为贾的意见,于公元前611年秋起兵伐庸,平息了庸国的叛乱。其他弱小敌国,一见庸国失败,也都撒兵回国,向楚国称臣。

楚庄王

楚灭庸后解除了西部的威胁,其势力范围随即扩大到了今湖北西北一带,与陕西的秦国接界,从而大大方便了秦楚两国的交往。西北方安定后,经过几年治理,国力渐趋强盛,楚庄王便又把注意力转向水方。

楚庄王先把打击目标放在从前与楚交好,后又背叛楚国而与晋国结盟的宋国和陈国。公元前608年,楚国打败宋国,获战车五百乘。过了两年,楚庄王又举兵攻打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戎,到达洛水,陈兵于周天子京城的近郊,以示楚国兵力的强大。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往慰劳楚庄王。庄王趁机问鼎之轻重夏商、周三代本以九鼎为传家宝,鼎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楚庄王的问鼎,反映了周天子权威的进步下降和楚庄王企图称霸天下的雄心。后人于是把“问鼎”二字作为想要篡夺皇位夺取天下的代名词。

攻打宋国

到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就趁陈国发生内乱(大夫夏征舒弑陈灵公,自立为陈国君)的机会,着手攻打陈国。他派使者去打听虚实。使者回来说不可攻打陈,庄王问到说为何原因。使者回答说:“陈城墙高护城河深,粮草储备多,其国内尚安宁。”庄王说:“陈国可以攻打。陈乃小国,而储备却多,储备多说明其赋税重,赋税重百姓会怨恨君主;城墙高,护城河深,民力就会疲敝了。”这一分析,反映了楚庄王的精明与睿智,由此果断地下令发兵攻陈,果然大获全胜。楚庄王索性把陈国吞并了,使它成为了楚国的一个县。对此,楚大臣大都祝贺庄王扩大了楚国的领土,楚大夫中权却认为“蹊(践踏)田夺牛”是轻罪重罚的做法,会引起诸侯不满,不如重新封立陈国,作为楚国的屏障。楚庄王采纳了申叔的建议,史称庄王“纳谏封陈”。这件事得到了其他一些诸侯国家特别是小国的赞誉给楚国带来不少政治资本。楚庄王十七年,楚国又打败了背盟事晋的郑国。郑襄公肉袒牵羊拜见庄王,以示臣服和谢罪。

攻打陈国

陈和郑都是晋国的保护国,楚国出兵陈国和郑国,显然是向晋国挑战,不承认晋国的霸主地位。于是在公元前597年夏天,晋文公就派有林父为大将,先轸的孙子先素为副将,率领兵车六百辆,发兵前往郑国。晋军快到达郑国时,已听说郑国公的谢罪,有林父本想就此班师回朝,但是赵括同等将士坚决主战,并出军过河了。晋军在将帅不和,举棋不定的情况下勉强应战。楚军先发制战,晋军士气不振指挥不灵、抵抗无力,结果拥有六百辆兵车的晋军,一夜之间全部覆灭。在住注内起脑之战中,军有位武将五放五,势不可挡,打得晋军无力州,庄王向他何以如此勇敢,这位武将说:“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暴而诛也,当肝脑涂地,用血贱敌。原来在一次楚庄王举办的庆功宴上,将士喝了醇酒,灯烛灭了。这位武将大概喝多了几杯,竟伸手去拽美人的衣裳,美人随手摘下他的衣帽,对庄主说“刚才灯火灭了,有人拽我的衣裳,我摘下了他的帽缨,已拿来了,想请取灯上来,看谁是掉了帽缨的人。”这位武将十分害怕,当上调戏美人是要处死的。庄王沉思了一会儿,却说:“赐人饮酒,使得他们醉后失礼,怎么能够为了显示妇人的贞节,而侮辱勇士呢?”于是命令大家把帽缨都摘下来然后才点烛,最后都尽兴而散。因此,这位武将感恩戴德,在作战中奋不顾身,甘愿“用颈血溅敌”以相报。

赵括

这期的解说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陪伴,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