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鉴,可以明胖瘦;以诗为鉴,可以知瘦美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那么“瘦”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引千古风流人物尽细腰?——以人为鉴,可以明胖瘦;以诗为鉴,可以知“瘦”美。

又是一年炎炎夏日,行人纷纷换上了轻薄的衣衫。都说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七月路人雷,八月伴侣没。

这不,“减肥”作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被当代年轻人提上了日程。

只是减肥苦、减肥累,不知有多少在健身房挥汗如雨、面对美食隐忍克制的小姐姐都想告别跑步机、重捧麦当劳,再恨恨地骂上一句,“不减了,我要穿越回唐朝!”

世人皆知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胖为美,殊不知这里的“胖”却也不是肥胖,而一种健康丰腴的仪态。

事实上,除却唐朝以外,古人的审美偏好还是多倾向于“以瘦为美”。

史书上一等一的美人赵飞燕,就是出了名的瘦美人,据说赵飞燕原名赵宜主,因她凭栏临风之态有着翩然欲飞之美,由此才有了“飞燕”的名号,其掌上舞态可谓摇曳多姿,轻盈若仙。

再往前溯,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就有着“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墨子》中更是明确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由此可见,我国对“瘦”美的偏爱实为自古有之。

古人写女子之美多用曲笔,在形容女子之“瘦”时,往往也别有一番含蓄之美,常常是借物喻人,通过物之柔美,来写出女子纤细优美的姿态。

诗圣杜甫就曾以弱柳来形容女子的腰肢纤细,“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无独有偶,曹雪芹描绘林妹妹的瘦时,也不忘用上了柳,“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当然,有些词人写瘦也非常地直白,像是五代词人冯延巳就有一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周邦彦“看楚女,纤腰一把”。

有时,“瘦”还是内心深处的情绪无声的告白。

柳永因为相思而日渐憔悴,伫立危楼登高远眺,仍言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陆游与爱妻生离,黯然神伤,再看满园春色,唯余一声长叹,“春如旧,人空瘦”;

李清照则在孤独凄凉的秋日里饮酒赏菊,发出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感叹,以瘦写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一直以来“瘦”都是古诗词里浓墨重彩的一抹亮色,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摇曳生姿。

不过减肥虽好,却也不能贪心,无论胖瘦,美丽体态的立足点都应该是健康,至于让自己变得更美,内外兼修才是王道!

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跟着我们汲取养分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