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太医也能够随时进入皇宫,为什么太医没有被阉割呢?

中国古代很看重子嗣血统的纯洁性,所以皇宫里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制度来保证。比如阉割,比如详细记录妃子受幸的时间,推断怀孕生育的日期。

古代太医都是男的,后宫嫔妃都是女的,他们接触机会极少,但若无旁人在场,难保这些饥不择食的女人不会对太医霸王硬上弓,所以历代宫廷特别是明清两代都对此做出严格规定。中国历史上,医生的地位不高,但是非常重要,因而每个朝代也非常重视,宫廷医生既有官方培养的,也有从民间选拔的,并没有强迫性质,像李时珍曾经入职宫廷,但是觉得不爽又辞职了。

另一方面,太医只在皇族身体不适的时候才能进后宫,诊断完毕就要离宫,封建礼教,男女有别,太医诊脉都要有用屏风隔开,或者如电视剧中那样悬丝诊脉(一般都甩锅到心情之类的病因上),不能有肌肤接触,在诊脉的时候,旁边还有专门的人盯着,做各种记录,想动花花肠子是不可能的,所以也用不着阉割太医。

凡是太医入宫给女人治病,必须要内官监太监、守宫门太监、御药局太监各1人,连同当值太监3名、宫中老妇(老年宫女,又称“老婆子”,清朝叫“嬷嬷”)2名一起陪同,至少8个人陪同并全程监督,这待遇堪比皇帝亲临,也是没谁了。

到了清朝,规定就更严格了。对违规的太医,老朱还只是斩首、凌迟,罪不及他,清朝却规定如有严重违规情节,要分别处以贬谪、流放、诛杀等刑,附带抄没家产,妻妾充为官妓,子嗣贬为庶民奴隶,且终身不得为官为医,后代亦不能当官,几辈子不得翻身!

上述是太医入宫给嫔妃治病的规定,但一般情况下,后宫妃嫔病情较轻的,是不允许太医到女人寝宫中看病的,而是由太监和宫女陪着患病的嫔妃到乾清宫诊脉;只有病情较重不便行动的,才许太医到寝宫诊疗,至于晚上进宫,除非人快不行了,更是绝不允许的。

但太医不一样,他们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并不是非得要成为御用医生才能生存,他们有选择的余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