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明朝打仗,失败百次能崛起百次,为何一次就被清朝灭亡?

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明军不是吃素的,李自成曾多次被明军吊打,最惨时输得只剩十八骑。然而,李自成却每次都能绝处逢生,输得一无所有却仍能东山再起,最终攻入北京城,逼得崇祯上吊自杀。可令人奇怪的是,李自成入主北京后,和清朝打了一战,一战便输得一败涂地,再无咸鱼翻身的机会。

所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世人,李自成和明朝打战,失败百次能崛起百次,为何一次就被清朝灭亡?他以前卷土重来的本领怎么遇到清朝便不灵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李自成起义时,为何总能起死回生。实事求是地说,李自成造明朝的反,其实代表了极大部分民心。不论崇祯如何的志向远大、励精图治,都无法改变明末天灾频发、官场腐败,老百姓遭受沉重剥削、食不果腹的现实。李自成本人即是被现实所迫,才不得已举起造反的大旗,所以李自成的造反具有极大的群众基础。

李自成起义后,所采取的招揽人心的策略也非常成功。他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没有宣扬什么假大空的口号,诸如为理想奋斗之类的,而是明确告诉老百姓:跟着闯王有饭吃,闯王来了不纳粮。试想,那些整日里饥肠辘辘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拥护李自成军队?那些走投无路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投奔李自成军队?

管仲说得好,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太平盛世时期,老百姓固然愿意当大明的忠臣孝子,可如今天下纷攘温饱尚无着落,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有奶就是娘,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去他妈的皇帝!

正因为如此,加上李自成在前期军队纪律也还行,“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所以他能够屡落屡起,屡败屡战。贫苦百姓都愿意和李自成造反,和李自成造反不用再被官僚地主欺负,不用再整日里忍饥挨饿,还可能在军队里升官发财。

然而,当李自成入主北京以后,空前的胜利让他飘飘欲仙,逐渐开始迷失自我,尽管他有时也在尽力克制这种骄傲的情绪,但却管不了手底下那些怀揣着升官发财梦想却又短视的军官们。他们被北京城的繁华迷惑,纵容手下士兵烧杀抢掠,使得民怨沸腾,老百姓对大顺政权大失所望。

于是,当李自成被清军击败时,百姓们不但不同情,反倒幸灾乐祸。同时,老百姓见清军入主中原,鉴于他们起初军纪比李自成军良好,又是以替崇祯报仇的口号入关,所以对清廷抱有无限希望,自然不可能再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李自成义军。更何况李自成军在北京的所作所为,早已使其臭名昭著。

所以,李自成被清朝打败后,很难东山再起。至于清廷后来的残酷镇压,这是另外一码事,只能说老百姓错信了清廷。而当时,李自成又不知所踪,据说被人杀死,尽管本已降清的众多官民再次揭竿而起,但这已与李自成毫无关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