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国“士”与“文”的传统

“文”能改变社会吗?“文”的力量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近日,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林少阳携其新书《鼎革以文:清季革命与章太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来到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与专栏作家、著名媒体人张明扬共同探讨“章太炎、鲁迅和中国最后的士人精神”。

重释晚清中国现代性的可能

林少阳籍贯广东紫金,东京大学博士,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他以19世纪初以来的中国及日本思想史为主要研究领域,兼及文学史、文化史及批评理论。

作为一名旅日学者,东京大学政治学教授林少阳撰写的这部《鼎革以文:清季革命与章太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是一部围绕章太炎思想的晚清论。本书聚焦于1900年至1911年间,以章太炎为主的思想言论,尤其是章太炎旅居东京、担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笔期间,他作为清季革命导师、清季思想文化运动旗手的影响。在纵轴上,本书将清末知识分子思想接合中国“士”的思想传统,尤其是晚明思想传统,同时将晚清革命置于太平天国之乱以来的政治、社会的连续性之中,以及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连续性之中;在横轴上,本书则将晚清革命置于全球史脉络之中,尤其将之置于东亚的历史场域中,强调学生在晚清革命中的主体作用及海外革命中心东京的重要作用,兼及探讨当时中国士人与日俄战争、日英同盟、印度独立运动等国际事件的关联。

书中,林少阳质疑“革命”与“改良”二元对立的晚清思想史叙述框架,并对中、英、日文半个世纪多以来的研究成果多有综合、回应。全书试图透过崭新的叙述框架,彰显章太炎及其周边的历史位置,以及整个晚清在中国现代性中的历史定位,借此展示重释中国现代性的可能。在此意义上,本书不仅是以章太炎为主的晚清思想论,更是挑战常识的独特的近代中国论。

用“文”奏响封建王朝的挽歌

说到章太炎,全世界的学者对他有着诸多评价。西方研究称其为“一个疯子”“一个非常邋遢的迂腐老人”“一个出门不认识回家路、不认识货币的书呆子”;美国有位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形容他为“一个桀骜不驯的天生的怪人章太炎”。

但在林少阳看来,章太炎却是一个用“文”催生革命精神,推翻封建王朝,促进社会变革的大思想家。在林少阳看来,这里的“文”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传统的“鼎革”是改朝换代之意,其道德基础在于,天子必须是有德之人,当他失德时应该被推翻,这是传统的儒家革命的概念。在这种观念下,“文”必然会在变革时代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林少阳进一步扩张了“文”的概念,将其涵盖到公共领域中的语言,这也是从章太炎到鲁迅对“文”的作用的延伸与拓展。与此同时,林少阳认为“文”也是一个相对于“武”的概念,这意味着辛亥革命是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最后一步,但以“文”为革命精神的、自主的非暴力的部分,则是武装革命的思想基础。同样,五四运动也包含一个“文”的后续部分,鲁迅就是这样一位以“文”革命的领袖。

“章太炎有一个‘文学复古’的口号,文学复古,当时是指‘文的复兴’之意,即‘文’的革命意义是通过批判性实践重新构筑传统。”这意味着章太炎所认为的革命,不仅仅是一个推翻专政或专制的问题,还包含了思想的变革。林少阳强调,这说明“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其实是清末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延续。“那时,章太炎的思想革命理论局限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到了上世纪20年代,鲁迅将这种思想革命扩展到了一般的民众中,即通过语言去变革人的主体性,重构一个新的革命的主体性,这是章太炎和鲁迅了不起的贡献。”随后,“文”的革命被不断扩张,最终达成了一场大变革,结束了数千年的王朝专政,开启了新的历史时期。

“士人精神”需“以天下为己任”

在当天的讲座中,林少阳也提到,清末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能践行“士人精神”,致力于用“文”变革社会,在于他们不求名也不求利,而是把“安身立命”放在第一位。那个年代的士人,有一种死的伦理、死的逻辑,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他们始终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甚至勇于“杀身成仁”。

除了“以天下为己任”外,林少阳认为构成章太炎和鲁迅“士人精神”的另一类特质是,要有知识,并且他们拥有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公众,这种意识具有很高的伦理性。“章太炎说,要把思想的真胜利放在棉花里面送出去。这意味着知识不是自己拥有,而是为了贡献给公众,士人要愿意牺牲自己的知识,救民于水火之中。可见这知识并非以学历来计,也和西方所说的‘专业人士’不尽相同。”

在此基础上,林少阳重新还原了“儒学革命”的概念。他表示,儒学并非是我们拿来跟所谓的西方哲学对话的那种东西,中国的知识都是很实用的,强调学以致用。所以关于什么是“士”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实践的学问精神,一种奉献的实践精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