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古代人避暑够专业:建冰窖、存冰块、吃冰酪还挖空调井

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宗合 图/网络)进入高温天气,吃冷饮、吹空调成了现代人的主要避暑方式。然而,在没有电和电器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度过热浪滚滚的夏天的呢?

冰鉴

青铜“冰鉴”、木制“冰桶”堪比现代冰箱

古代虽没有电和家电,但是古人却用冰块发明出了“冰鉴”“冰桶”等具有现代化冰箱功能的器具,用来消暑。

根据国内的考古发现,早在周代,人们就已造出储存冰块的冰窖,不过这种冰窖当时只有官府才拥有。当时,官府在冬天会在冰窖中储藏大量天然冰块,为的就是来年夏季把冰块从冰窖中取出,放在室内降温消暑。这种用冰块纳凉的方式,到明清时期才逐步普及到普通人家。

在新疆尼雅遗址聚落群居址,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了储冰用的冰窖。考古工作者曾分析,当时,居住在尼雅遗址的精绝人,也是冬天把冰块存入冰窖,他们在冰块上覆盖上树叶和枯草,然后用木板盖严冰窖口,这样,储藏的冰块就可以一直保存到夏季。

有了冰块,人们后来就发明了具有空调兼冰箱功能的“冰鉴”。这种大型青铜容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容器里面装满冰块,再在其中放入美酒、水果等食物,这样就可以品尝到冰镇的美酒和食物了。

到了宋代以后,人们又发明了木制的“冰桶”。

这种冰桶多用红木、花梨木等制造,大约有一尺多高,两尺见方,里层用锡箔贴壁,外面用铜片包裹,上面有盖子,下面有底座,因为木制不易传热,冰块放进去以后可以保存整日都不会融化。

1861年6月,英国使馆在北京西城一家木器店采购了大量冰桶,事后一个英国人写道:“这些中国冰箱呈四方形,木制,包了铅皮,双重掀盖,中间有一小孔,冰箱内放冰,通常是一块大雪团,人们以之降低茶和酒的温度。他们也把冰箱放到客厅中间,让房间较为凉快。”

古代出售冷饮场景

唐代人会制“冰棍” 元代人发明“冰激凌”

随着人们对冰雪利用技术的提高,西汉时期,宫廷中出现了一种高档的冷饮,这种冷饮就是采用“走兽泉英”(乳汁)、水果、蜂蜜等和雪混在一起制成的“雪糕”。

到了唐代,人们又制造出了“冰棍”,具体方法就是在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等一段时间,铁盒中的蔗糖水就冻成了冰棍。

冷饮在宋代时期发展达到巅峰,街头不但有冷饮“专卖店”,还出现了各种用冰雪制成的果汁饮品,比如: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姜蜜水、绿豆水、椰子水、甘蔗汁等。

到了元代,冷饮发展有了新的突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忽必烈很快发现,这种加冰的牛奶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

元人忽思慧所作《饮膳正要》中对这种冷饮制作还有明确记载:“牛乳中取浮凝,熬而为酥……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磁瓮贮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谓之醍醐。”当时,元代人将这种冷饮叫“冰酪”。

为了保护冰酪制作工艺的秘密,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忽必烈给他赏赐了这种皇家冷饮,马可·波罗吃后欲罢不能。于是,他离开中国时,忽必烈把冰酪的制法透露给了他。后来,这种冷饮的制作方法就被带到了西方,多年以后,西方人经过加工改造,逐步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明清时期,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冷饮)。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还盛行伏日吃莲子汤,据说能养神益脾。

古代官方采冰图

魏晋挖“空调井” 唐代建“含凉殿”

古代没有空调和电扇,但是古人却用智慧给自己造出了“空调房”。

早在魏晋时期,曹操在邺城建造大冷库“冰井台”,挖深井采集冷气。即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上面用盖子盖住,盖子上凿孔,到了炎热夏季,在井内放置大量冰块,冰块遇热慢慢消融,散发的凉气从井中溢出,可以带动整间宫室趋于凉爽。

据悉,这种用“空调井”纳凉的方法,在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中很常见。如在安徽皖南古民居中,大户人家的厅室里就有这样的“空调井”。据说,这种井除了可以给房间降温外,还可作为地下“冰箱”,将食品放进井内保鲜、冷藏。

1950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一座秦汉遗址时,发现古人其实还有一种纳凉方法,那就是在厅室内埋置陶缸,夏天将冰块放进陶缸来降温。有学者分析,这种陶缸在当时就像不可移动的冷柜,可以不时向外散发冷气,用以降低厅室的温度。唐代,一种更先进的“空调房”应运而生。这种“空调房”被当时的官员称为“含凉殿”。含凉殿内有“扇车”,相当于今天的空调扇,只不过依靠的不是电能而是水能,用水转动扇叶,风扇再对着凉水吹就能形成冷气。

据考证,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空调房”,最早是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传入,后来又经过了本地改造,这种装置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的“进口空调”了。

到了宋朝,“空调房”已经开始考虑对空气的净化手段,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不但凉快,还能起到“清芬满殿”的效果。

马王堆出土纱衣

平民多穿葛布 贵族喜穿纱衣、丝绸

都说古人穿着讲究“里三层、外三层”,那么,古人夏天穿衣也要裹得严严实实吗?

据考证,其实,古人夏装并非如此,他们不但要求衣服款式、颜色要好看,面料还要相当轻薄。也就是说,他们夏季穿衣也要求时髦又凉快。

先秦时代,平民很多都靠葛布来度夏。而王公贵族则比较奢侈,爱穿纱衣、丝绸。

“葛布”俗称“夏布”,对现代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尧舜时代可是风靡了好长一段时间。其原料是植物葛的茎纤维。这种纤维制成的布料质地细薄,穿在身上轻薄飘逸。除了可用来做衣服之外,魏晋时人们还喜欢用它来做头巾。

丝绸是纱的一种,广义上的纱还包括毛、麻等纤维纺成的织物。由于纱薄而疏,重量轻,造型美观,透气性好,古时应用较广,几乎各个时期的夏服都流行用这种面料。至于纱衣,因为它“薄如蝉翼”,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当然也是王公贵族首选的夏季面料。

从各种考证来看,古人夏天也穿“凉鞋”,不过,他们穿的“凉鞋”多是草鞋、麻鞋和木制凉鞋。

唐王睿《炙穀子杂录》称:“夏殷皆以草为之屩,左氏谓之菲履也。”可见,上古夏朝时,中国人已开始穿草鞋。这里的“屩”、“菲履”都是草鞋,区别只是所用材料和制作方式有所不同。这类草鞋,多数都是夏天穿的凉鞋。

除了草鞋之外,古人夏天穿得最多的还有麻鞋和木制凉鞋。麻鞋是用麻绳编成的鞋子,结实耐用,这种鞋履在古籍中记载颇多。木制凉鞋,古人称为“木屐”。在古代,夏天还流行一种“靸(趿)鞋”。所谓靸鞋,古人又叫“鞜鞋”,唐代人称为“跣子”,其实就是现代人脚上穿的拖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