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当阶级斗争遇上民族斗争

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除了作为茶余饭后消遣时光的通俗文艺,其实还包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有很多对人生和社会的映射描写。比如说,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观点来看,这部小说是非常现实的。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武林其实就是一个偏离的社会。以少林、武当为首的六大门派,总体来看应该属于武林中的统治阶级。他们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掌控权。他们占领道德的制高点,称自己为名门正派,把别人称为邪魔外道。他们研究出一种奇怪的理论:认为自己派中修炼的武功是正大光明的正宗武功;而将千蛛万毒手、乾坤大挪移等武功斥为邪派武功。反之推论,那些修炼所谓邪派武功的必然又不是好人。

而明教就是武林中的被统治阶级。他们不吃荤腥,供奉摩尼神,他们打群架的时候喜欢使用诡计,用喂毒暗器,使用各种器械(器械),等等。总之,明教教众和武林正道在信仰、意识、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格格不入,被贴上了“魔教”的标签。

当然,如果他们是个不成气候的小魔教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势力还越来越大,搞得江湖上一些小帮会、小门派都不知道听谁的好了。明教势力的扩大对名门正派的江湖地位和威望构成了严重挑战!所以长期以来,明教和六大派展开了坚苦卓绝的阶级斗争。

然而,这一切随着抗元斗争的进展而发生了变化。准确的说,是元朝企图消灭武林人士——这一大批社会不稳定因素,而武林各门派不得不奋起反抗了!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在当时不折不扣的异族入侵。元朝郡主赵敏统帅一帮武林异人,趁着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双方打得打伤元气的时候突然出手,尽数捉了六大派的高手。于是,英雄人物张无忌​闪亮登场,调和明教和六大派的宿怨,带领明教救援六大派,建立了两大阶级统一战线,展开了联合驱除鞑虏的民族斗争。终于赶走了蒙古人,恢复了中原汉家王朝。

回顾一下,其实明教一直是站在抗元斗争的前线,也是因为抗元,而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建立的汉家王朝命名为“明朝”;而六大派在蒙古人的统治下顾惜自己的羽翼,抱残守缺,却没有什么作为。如果往后假设一下,明朝建立以后,武林六大派又该是多么尴尬的态度啊!

《水浒传》讲述的故事好像正好和《倚天屠龙记》相反。北宋时期,当时被统治阶级的代表——英雄辈出的水泊梁山,却由于宋江的投降主义,最终投靠了统治阶级(朝廷),转而去残杀同样是被统治阶级的方腊,落得个损兵折将、土崩瓦解的下场。而北宋,也在政治腐败和无限的内耗中迅速衰亡。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设计,会不会是金庸老先生痛心于《水浒传》的结局而构思的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