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康熙年代,发生了鸦片战争,其结果不会和清朝一样!

如果遇到的是1683年的英军,那么坦白的说康熙是有胜算的,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欧洲来说还是二流强国,东印度公司还没能控制印度,刚刚开始雇佣当地人成立一支公司的私军,当时的英国甚至无力向中国派遣陆军。而1840年的侵华英军中,超过半数是印度人,还有更多的辅助人员来自印度,可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英帝国是靠印度的人力在陆战中取胜的。

海战方面,当时欧洲最强的海军仍然要算荷兰海军,在十年前,也就是1673年的特塞尔海战中,荷兰用75艘战列舰、15艘巡航舰、18艘侦察通信舰、22艘纵火船 大胜兵力占据优势的英法联合舰队,包括92艘战列舰、28艘纵火船、23艘辅助船。虽然无论是英国还是荷兰,在海军技术上都远胜康熙时代的中国,但遗憾的是这时欧洲才是主战场,唯一能在东亚投入海军力量的荷兰,其实能出动的不过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而非正规战舰。虽然无论是英国还是荷兰,在海军技术上都远胜康熙时代的中国,但遗憾的是这时欧洲才是主战场。唯一能在东亚投入海军力量的荷兰,其实能出动的不过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而非正规战舰。

这样的结果就是17世纪的荷兰人在东亚甚至赢不了明郑海军,在料罗湾海战中,明郑海军用150艘中国帆船围攻荷兰人的8艘武装商船,都能凭借数量优势取得胜利。而1683年,海军实力更胜一筹的康熙福建水师,能一次出动大中型战船238艘,而无论是荷兰商船还是英国商船,都对此无能为力。

所以在1683年,康熙时代的中国确实挡得住欧洲人的入侵,因为后勤和技术的限制,欧洲列强的陆军和海军根本来不了东亚。当然,如果我们穿越一下,让1683年的康熙,遇到1840年的侵华清军,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其实这对于任何一个对近代军事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来说,都是没有悬念的。

1840年侵华的英国皇家舰队共包括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载炮540门,总兵力约12000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其战列舰,这种舰舰长100米左右,载员约300到500人,排水量约1500到2000吨。由于英国皇家海军规定,这种战列舰上必须至少安装74门火炮,因此也叫做74炮战列舰,就连英军舰队中的中小型战船,也安装20到40门不等的火炮,从火炮数量上超过清军数倍。

说实话,这种实力足够横扫东亚海面了,几个小时之内就能把康熙时代的福建水师一扫而空!福建水师最大的船不过500吨左右,装炮不过20门,还基本都是小炮,火力上恐怕相差百倍,而失去了制海权的康熙,其实和道光皇帝没什么不一样,清军一样不得不分散兵力,在从天津到广州的沿海处处设防,然后英军照样可以想在哪里登陆就在哪里登陆,找准清军的薄弱环节然后狠命一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