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父亲林宾日

林则徐

林则徐邮票

林则徐

林则徐像

林则徐是清朝的重臣,他抵制鸦片,特别是虎门销烟,成为中华民族戒毒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典范,使每个中国人永远难忘。但是林侧徐并非天生的奇才,他那高贵品质的养成,与其父林宾日的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让我们回忆一下这段历史,对培养四化人才,也许会有一些启示。

林宾日住在福州左营巷中“破屋三椽”时,他的儿子林则徐(1785年7月26日子夜)诞生了。他想起被誉为“天上石麒麟”的南朝才人徐陵(字孝穆),便给儿子取名则徐,字少穆,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徐陵那样的人才。

林宾日的祖上曾是官宦人家,至其父已经衰败,到他这一代,更是“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他曾读书多年,后因家境贫寒,只得放弃举业,做了个私塾先生,“半饥半寒,迁就度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想参加科举,未能如愿,后来儿子出生,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历尽艰辛,培养儿子成人。他生活在社会下层,这使他得以接近、同情劳动人民,在对林则徐的教育中,时常有意无意地有所流露,这也是林则徐能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原因之一。

林则徐四岁时,林宾日便开始了对其启蒙教育,每日上私塾授课,便带儿子一起去读书。四岁的儿子长时间在屋里是坐不住的,更不用说是读书了。不论儿子如何淘气,林宾日从不打骂,而循循善诱。他在授课时,任儿子随便玩耍,在教完其他学生的功课后,他便把儿子抱在膝上,一句一句地教他诵读文章和诗词。这样,使林则徐在享受父爱的同时,又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种教育方法给林则徐极深的印象。他曾回忆父亲林宾日道:“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已之道,罕臂曲喻。务使领悟而已,然未尝加之挞笞,即呵斥亦绝少”。经过三年,林则徐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出许多文章、诗词。林宾日在林则徐七岁时,便开始教其作文章,这比一般的孩子要早得多。当时有人劝林宾日不必这样早就教孩子作文章。他答道:“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反窒。”他知道,孩子天资好,应该及时诱导,否则将会窒息他的聪明才智。由于林宾日的耐心教诲,加上林则徐的刻苦努力,林则徐很快便“以童年擅文名”。

林宾日在教儿子读书时,还注意培养其吃苦耐劳的习惯。林家比较清贫,据说每到过年除夕之夜才能吃上一顿素炒豆腐。尽管如此,林宾日即使典当旧衣物,也要保证孩子学习。他要求孩子读书不能怕吃苦,并规定每天读书至深夜。为了督促、鼓励孩子刻苦读书,林宾日每天带领全家在一盏小油灯下忙碌,以陪伴林则徐学习。林则徐后来也曾回忆道:“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粟手皲,恒至漏尽”。有人见林宾日如此清苦,便劝他改业,而林宾日却“惟笑不应”。这对林则徐的影响极深,他每当看到父母姐妹们忙碌,总要抢着帮他们干活儿。每当这时,林宾日便告诉孩子不必顾及于此,要努力读书,将来为国家效力。他曾在家中贴了一副对联:“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尔曹任之。”父母姐妹的艰辛,以及父亲的殷切希望,是对林则徐的巨大鞭策和鼓舞。

林宾日为人正直,他对儿子的教育,除言传之外,还表现在身教方面。有一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林宾日家本已很困难,而在此时,其三哥林天策又托人来借粮。林宾日毫不犹豫将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送给了三哥。然后又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汝伯父来,不得言未举火”。结果,林则徐和姐妹们吃了一天剩饭,而林宾日夫妇却饿着肚子。这种珍视手足之情,以及“视人之急犹己家”的舍己为人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林则徐那幼小的心,使他终生难忘。林宾日虽未中举,但很有学问,而且在当地颇有影响。一日,一个土豪用重金贿赂林宾日,希望他出面保送自己的儿子入县学。林宾日毫不为金钱所动,断然拒绝土豪的要求。年幼的林则徐问父亲为何如此,林宾日告诫儿子做人的原则,“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还有一次,当地一位恶霸出多于他人的数倍聘金,请林宾日去教他家儿子,林宾日疾恶如仇,坚决不肯应聘。

林则徐10岁那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等贪赃枉法事泄,被革职查办,成为轰动全国的丑闻。事发之前,林宾日对他们的那些腐败与丑行,每每在家中谈论,予以抨击,说到动情处,往往怒形于色,这对在一旁静听的林则徐产生很大的影响。

林则徐20岁乡试中举,次年会试落榜,又回家教书。林宾日和乡中耆宿等人结成“真率会”,在礼仪上反对守旧,具有开明倾向。林则徐在教学之余,也参加“真率会”活动,接触一些正直的读书人。这对于林则徐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起了很大作用,是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林宾日希望儿子做一个正直的官。他的言传身教起了重要作用。林则徐长大后,不负父亲重望,为官清廉,关心民瘼,特别是在领导震惊中外的禁烟运动中,“身系安危”,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