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敢怼皇帝 擅自开仓放粮 他被皇帝称之为社稷之臣

很多人都说,做官有做官的规矩,最重要就是安分守己,尊敬上司,为人和气。但是,翻阅史书,我们可以发现,总有一些人可以超脱地存在,无视这些铁一般的规矩。在这些人中,汉代的汲黯算是一个代表人物了。

相传,此人脾气暴躁,与同僚相处,从来不和颜悦色。如果别人说的事情他赞成,他就会直接表示他的赞赏,不管其他人的看法,倘若一个人说错了话,他就会当面指出,不在乎那个人的脸色是否好看。这么一个坦诚的人,显然,不会被大家称道,但这还算是小事,他这个人,即便是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也总是有一套自己的主观看法。

汲黯当官的时候,皇帝还是汉武帝。那时候,汉武帝打算改变先代帝王崇尚黄老学说的传统,推崇儒教,当时他在朝堂上大谈特谈他心目中的仁义,汲黯只是抬了抬眼皮,走出群臣的行列,神情严肃地说:“陛下欲望繁多,却要想像尧舜(上古时的贤君,是儒家理想中的君王)那样治理天下,这显然是不适宜的!”

汉武帝这个人,众所周知,脾气也是不太好的,听了他的话沉默了很久,接着突然大发雷霆,走出了殿堂,大臣们都十分畏惧,大家都不知所措,只有汲黯若无其事,安静地回到了家中。汉武帝到了内宫,对自己的亲信无奈地说:“汲黯啊,这个人真是太耿直了!”最后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处罚他。

众所周知,汉武帝虽然脾气暴躁,但是,对于有才能的臣子,一向还是很有容忍度的,总而言之,他需要的不是奴仆,而是助手,奴仆可以随意打骂,助手却绝对不可以。汲黯尽管不太会“做人”,但他办事还是十分牢靠的——对于有些事情的处理,他虽然不太符合天子的本意,但还是符合大汉帝国的利益的。

有一次,河内失火,连绵烧了一千多户人家——河内是汉朝的赋税重地,颇受汉武帝的关注。于是,他派遣汲黯过去调查,汲黯回到长安报告:“不过是偶然间失了火,房屋又建造得太紧密了,所以烧了这么多房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我经过河南时,发现当地连续遭受了旱灾和水灾,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百姓都没有饭吃,甚至沦落到了父亲吃孩子的地步,我假传您的命令让当地的官员打开粮仓,让他们都有了饭吃。现在我回来,希望您降下罪来。”

汉代终究还是属于古代,交通颇不便利,倘使一地发生灾害,要等中央发下命令才能赈灾,则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人。汲黯此举虽然有僭越的嫌疑,但到底还是为了汉朝的子民着想,所以汉武帝并没有责罚他。

假若作为一个官员,事事以安稳为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看法,那么,百姓的利益必然无法得到保全。若是那样的官员长久存在于官场,肯定就是那个国家的祸患了。汲黯很幸运,能够遇到汉武帝这样的贤君,可以让他做想做的事情,说想说的话;汉武帝也幸运,他的大臣中不只是有听话的奴仆,还有像汲黯那种能为他处理朝政的助手!汉武帝对汲黯的评价为:“社稷之臣”,这也可以看出汲黯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