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曼生:文人壶的黄金时代

陈曼生:文人壶的黄金时代

陈曼生

陈曼生擅长古文辞赋,以书法篆刻成名,也颇具文人的浪漫情怀。据史料记载,陈曼生笃信佛教,酷爱紫砂壶。他于斋中设一巨大藏室,平日赏壶、玩壶乃至日后设计壶式均在此地。他在室中悬一巨幅南无阿弥陀佛之墨宝,近观此作,愈觉大佛面目慈祥、无量光明。一日好友邵二泉赏壶之余一时兴起,曰:“曼兄爱佛也爱壶,何不以‘阿曼陀室’为此室之名,取曼公与佛语‘阿弥陀佛’结合之意。”曼生及众人皆言大妙,“阿曼陀室”便由此而诞生。或许,陈曼生亦不曾想过,这一雅号会流传数百年,直至今天成为了溧阳的文化标识。

在曼生时代,金石、篆刻等文人气息颇浓的艺术形式的流行,使印坛逐渐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并随之崛起了灿烂的流派印章。其中清代中期,由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和陈豫钟、陈曼生、赵之琛、钱松八人组成的“西泠八家”,就是最有影响的篆刻群体,作为清代最具影响的一个篆刻群体,“西泠八家”的作品在当时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而“西泠八家”中的陈曼生又另辟蹊径,在后来与造壶名家杨彭年合作制成大量精品紫砂壶,也就是著名的“曼生壶”。因此,他也成为“西泠八家”中最受关注的人物。

悠悠几千载,文人自古多风流。或描绘世态万千,展抒励志情怀;或寄情山水,妙笔勾勒大好河山。他们豪情泼墨,洋洋万言,或留于经卷,或镌于碑石,才得以绵绵无绝于博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对于没有千百年文化元素沉淀的新原素或曰新生事物,欲得到人们之认可,并形成一种文化,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然则,物竞天择,唯她例外。她以其独特的形态与内涵在传统文化中崭露头角,进而走入大众的视野中。她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众多文化元素之精髓,精巧别致又具有实用价值。她就是中国最具文人气质、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紫砂壶。

而陈曼生以“阿曼陀室”的壶底印章推动了整个紫砂历史的更新与发展。他不光设计、监制了许多传世的紫砂壶样,还亲自制作、篆刻了一些精彩的壶艺绝品。不仅让最见文人功力的金石书法在紫砂壶上大放异彩,也圆了他亲手抟制文人紫砂壶之梦。

我们相信,中国紫砂史不会忘记一个名为“阿曼陀室”的四方印章所留下的那四个价值连城的汉字。在短短的几年里,陈曼生写下大量的壶铭,不仅文切意远、简约生动,还具有切茶、切水、切壶等特点。阿曼陀室中有一幅曼生自题的对联——“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这也诙谐地体现出曼生自酌自饮时的怡然自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