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5大雄关,山海关只能排第二,第一只被攻破过2次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国内山川河流众多。古代封建王朝为了守护政权的安全,常常会在一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重要地方,修建关隘,驻守部队。中国大地目前仍旧存在着许许多多重要的关隘,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老汤心中的5大雄关。如果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雁门关:提到雁门关,大家最先知道它的应该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影视剧或是小说中,雁门关是萧峰母亲遇难的地方,同时也是萧峰跳崖的地方。历史上的雁门关远远比此还要著名。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xin zhou)北边的雁门山中,本身属于万里长城中间最重要的一道关隘。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

雁门关在冷兵器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必经之路,因此中原王朝历来都在雁门关部署重兵,一旦雁门关失手,中原王朝将危在旦夕。历史上在这里发生过140多次战争,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潼关位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出,北边是滔滔黄河,南边是巍巍秦岭,冷兵器时代,由洛阳地区向西进入关中平原,潼关成了必经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秦汉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潼关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攻破潼关,那么关中地区的政权就会顷刻间覆灭,比如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破潼关后,唐玄宗立刻携家眷逃出长安城,之后的黄巢起义,攻破潼关后,唐僖宗李儇立刻仓皇而逃,放弃长安。所以说潼关是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失去它,就失去了八百里秦川大地。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潼关古城楼以及古县城已经消失殆尽。

嘉峪关:提到山海关,就必须得提一下嘉峪关。嘉峪关是万里长城最西端。位于及甘肃嘉峪关市西边最狭窄的山谷中,是河西走廊的咽喉,同样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嘉峪关同样修建于明朝时期,是朱元璋主持下修建的。历史上多位名人都在此留下了著名诗篇。

山海关:山海关位于万里长城的东端,南边就是渤海,北边是燕山,依旧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山海关在古代封建社会,号称“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认识到此地位置的重要性,于是让人修建山海关,保护中原王朝。山海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朝末年,后金军一直想攻克山海关,但是被驻守在这里的明军阻挡在关外多年。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军,和清军合并,于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山海关激战,最终李自成大败,清军顺利入关,从此开始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历史。

剑门关:剑门关因李白的《蜀道难》而闻名,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剑门关,一点也不为过。剑门关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中原地区要想入蜀,就必须经过剑门关,因此剑门关成为入蜀的咽喉。剑门关修建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两边是陡立的峭壁,修建了宽18米、高进20米、深度大约为17米的关楼。想要攻克它,难度可想而知。

历史上的剑门关只有2次被攻克过,而这2次并未从正面攻克,而是从背面攻克的,也就是先攻克阆中城,然后再兵分三路,从地势较平缓的东面、西面、南面进攻,才攻克了剑门关。而这2次,全部发生在近代,一次是红军长征时期,一次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所以把剑门关作为天下第一关,老汤倒是觉得很合理,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老汤倒是觉得只能排第二位,不知道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