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年 看古人如何度过夏天

瘫在空调房里的你有没有想过,没有电的古代,人们是怎么挨过这炎炎夏日的?小编搜集周朝至清朝的历史古籍文献,跨越3000年历史带你看看古人如何度过夏天。

众所周知,冰能给我们带来凉爽。可冬天才有的冰如何保存到夏季再用来降温呢?聪明的古人很早就懂得把冬天河水封冻后的冰块凿下来,储存到冰库之中,待天气炎热时使用。我国曾在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战国)墓中发掘出“铜鉴缶”——据考古学家称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冰箱”——又称“冰鉴”。

这件青铜冰鉴是古人用来冰酒的,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配套的还有一把长柄青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让古人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

除了出土文物外,也能在古籍中发现古人采冰、用冰的历史。《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诗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记载了西周时期采冰和藏冰之事。

《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说的就是先秦时期就有了专管斩冰藏冰的官员,叫“凌人”。每到夏天,周天子便会举办隆重的颁冰礼,按级别把藏冰赏赐给官员们解暑,以示天恩。

《西清古鉴》著录清宫所藏古代铜器1529件,每器绘制一图,其中记载了藏于宫中的周朝的冰鉴,可见在周朝,冰已经成为皇家的必需品了。

在唐朝,冰的价格十分昂贵。《云仙杂记》中称“长安冰雪,至夏则价等金璧”。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冰在民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到了唐朝末年,冰已经从皇室官员中逐渐走向了平民百姓,民间对冰的买卖和使用逐渐多了起来。据《唐摭言》记载,“蒯人如商,卖冰于市。”

唐代宫廷中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夏日特饮”——酥山,而这种食物,也被视作冰淇淋的原型。图为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局部,画面右侧的仕女手捧之物为“酥山”,根据文献记载,酥山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唐代文人王泠然在《苏合山赋》曾描写到吃“酥山”的感觉:“随玉箸 而必进,非固非絺,触皓齿而便消,是津是润。”从其形容的口感来看,应该与今天的冰淇淋相差无二。

到了宋代,民间贩卖冰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了,《东京梦华录》记载,“(六月)冰雪凉水……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可以想象,一到了农历六月份,小商贩们便在道路两边摆起冷饮摊,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还有冰镇酒水,种类很是丰富。

从宋代的画作中就能看出当时小商贩们便在道路两边摆起冷饮摊热闹的场景。

在宋朝,关于冷饮还有一件趣事,据《宋史》第三百八十五卷记载,宋孝宗说:“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意思就是朕冰水吃多了,突然拉肚子,幸好现在不拉了。结果招来礼部侍郎的一顿“劝导”,大意就是“冷饮虽好,皇上您可不要贪吃哟。”

而采冰、储冰的技法在清朝被发挥到了极致。在清朝,冰窖分为三种:皇家冰窖、府邸冰窖、民办冰窖。《大清会典》中记录的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25000块。图为清晚期北京什刹海冰窖中排列整齐的冰块。

打冰要在五更天下河工作,先在冰上界大线和划块,界大线是量出能裁出多少块冰,划块要大小一致。打冰的主要工具是“冰镩”。冰先从极远的地方开始打起,打到河岸边结束。图为清末取冰的窖工。

图为清代冬季采冰图片。采冰人手拿冰镐,沿着事先划好的线在冰面上凿出缝隙,然后一鼓作气取冰运冰。

冰块打出后,用带勾的冰镩,把冰块翻到河的冰面上。拉冰的人套上绳子拉走,冰块在冰面上推行,不太费力,但不能停下。一停会冻在冰面上,拉不动了。把冰一直拉到冰窖口,窖内工人接过冰来,拉入冰窖。

不单是采冰储冰的技术升级,清代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样式也愈发精美。通常,储冰的器具被称为“冰桶”、“洋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大多配有木质底托,用来防止潮湿。对比现在用的保温箱,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

图为柏木冰箱。箱上有一对箱盖,盖上有4个铜钱纹开孔,用于将箱盖提起。箱内设一层格屉,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在格屉下放置冰块,将食品置于屉板之上,而箱内四壁用铅皮包镶,可以隔绝外面的热气,利于冰块保持低温,对箱内储藏的食品起到冷冻保鲜的作用。

除了用冰,古人最常见的纳凉工具还要属扇子了。从元代刘贯道的《消夏图》中可以看出,画中人物,露胸赤足卧于榻上纳凉,而画面右侧的仕女则拿着扇子在消暑扇风。

而到了清朝,扇子仍属于消暑纳凉之必备“神器”,只不过由普通的团扇逐渐演变成各种样式。图为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六月纳凉》局部,从描绘的景物判断,表现的对象应为圆明园。在图中能够明显的看出扇子在农历六月伏天中的使用。

扇子是早期宫廷礼仪用具,后来才成为纳凉之物和文人墨客的“怀袖雅物”。“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说的就是团扇。图为清代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

扇子是早期宫廷礼仪用具,后来才成为纳凉之物和文人墨客的“怀袖雅物”。“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说的就是团扇。图为清代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

清代内务府档案中曾有雍正帝命人制作风扇的相关记载。工匠做得楠木架铁信风扇一架,上安小羽扇六把。雍正帝可能觉得做得不错,还要求“再做一份”,并直言“架子矮着些,安大些的羽扇;再将葵黄纱风扇,做一份”。

此后,雍正皇帝还指示工匠制作了一款拉绳风扇。他甚至为此下旨亲自设计,“将后檐墙拆开,绳子从床下透出墙外转动,做一架;照墙洞大小做木板一块,以备天冷堵塞”。有了风扇,即便夏季不外出避暑,想必也能缓解暑热。

清代随着国外科技的不断进入,宫廷之中出现了一些“黑科技”。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品中,有一个“铜镀金染牙箱童子风扇”,由内务府造办处制作,一童子笑容可掬地跪坐在基座上,基座由发条带动童子的胳臂进行扇风的动作。不难想象,如果当时造办处大批量生产此物,宫内的宫女和太监会不会出现大批的“失业”呢?在领略了古人为了凉爽一夏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之后,你是不是会更加感谢现代科技的发达,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徐徐凉意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