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专机的显微镜 | 物理所记忆

1950 年 12 月,政务院决定将中国大陆唯一的一台电子显微镜交给刚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这是一台英国 Metropolitan-Vickers 生产的电镜,国民政府时期引进,属于重庆电波研究所。至国民政府撤离大陆时,这台设备尚未安装使用,连同包装完整地存放在西南财经委员会。中科院一经得知政务院的决定,立即开始安排各项接收事宜。12 月 20 日先与重庆大学物理系郑衍芬主任联系,委托他代为接收保管。1951 年 1 月 16 日,中科院向郑衍芬了解该电镜的具体信息,何厂产品、何年模型、材料是否齐全可用、有无缺件、搬运及装置有无困难等。很快,郑衍芬就致函严济慈,告知电波研究所孙文海曾赴英国专门学习过该仪器,目前孙文海在北京,可就近联系。郑衍芬还提出建议,待长江水上涨后搬运,由重庆经水路到汉口转车至北京,可以减少装卸损失。2 月初,中科院派工学馆周行健到重庆落实电镜的具体情况。经过周密准备并由政务院机关事务局同意,3 月 21 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决定将这台电子显微镜运到北京,交给近代、应用两个物理所管理。当时还没有从重庆到北京的火车,在大陆也缺乏运输这类设备的经验,所以运输这台电镜是件很复杂的事。中科院决定派应用物理所许少鸿承担正式接收、起运这台贵重设备的任务。

许少鸿于 1950 年 10 月响应新中国政府的号召从美国归来,进入中科院应用物理所工作,当时是应用物理所助理研究员。

3 月 26 日,许少鸿接到任务,31 日动身离开北京,途经武汉,于 4 月 4 日到达重庆。到后立即开始接洽,经过与多方协商并请示中科院,确定了起运方案。先是拟用军用飞机运输,协调中得知空军总司令部暂时没有专机。经中科院再次协调,4 月 26 日决定包用一架民航专机。同时确定由西南财经委员会负责搬运,西南公安部二处负责全程保卫。重庆当时有珊瑚坝和白云峄两个机场,其中珊瑚坝机场跑道短,大飞机不能起飞而白云峄机场又没有符合条件的称重设施。为此,28 日由公安部二处派两名武装人员押运,先将全部包装箱送珊瑚坝机场过磅然后运至白云峄机场。至机场后立即由比较有装卸经验的西南邮电局仓库工人负责装入飞机,保证设备无损伤。这台电镜所有部件共装入 18 只木箱,另有一箱是装箱清单,总重量 2060 公斤。

1951 年 4 月 30 日,经过周密准备,载有珍贵电镜的专机终于起飞。当天到达北京时,中科院派出的运输车已在机场等候,将所有箱子运到东皇城根物理所的前楼内存放。

在钱临照的指导下,何寿安等人于 1952 年 7 月 16 日完成了电子显微镜安装工作。这是第一架中国自己装配起来的电子显微镜,在 10 个月内,共有 340 人次到物理所来参观。

何寿安用复型研究铝单晶形变后在表面上遗留的台阶痕迹,论文在 1955 年《物理学报》发表。这是在中国大陆发表的第一篇电子显微学方面的论文,并于 1956 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一届亚太电镜会议上,由钱临照宣读该论文。

1950 年 9 月,许少鸿(中排右 4)响应新中国政府的号召,从美国乘坐“威尔逊”号回国

本文系胡欣根据档案材料整理

『物理所记忆』系列文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