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死于小人之手的七位大人物,尤其最后一个,最让中国人痛惜!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些英雄豪杰是正人君子,做人走得正行的端,做事光明磊落,那些小人各个阴损毒辣,背后下绊子,见人下菜碟,专门说人坏话,再有一些人听信谗言固然会对英雄豪杰们不利,所以多死于非命,枉费一世的英明,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所以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去招惹一个小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死于小人之手的。

一 齐桓公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管仲死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逐3人出宫。但离开小人,桓公食不甘味,于是桓公复召3人回宫。其时,齐桓公年事已高,已面临立储之事。竖刁、易牙、开方极力主张立长子。后来齐桓公生病,竖刁、易牙他们为了矫托王命把王宫用高墙围起,只留一个小洞,桓公饮食,全靠小太监从洞里送入。并很快连饭也不送了,桓公在饥渴中悲惨死去。堂堂的霸主竟然死的如此窝囊,真是惨。

二 扶苏

扶苏是秦始皇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他反对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军队,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死前诏令扶苏即位,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扶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以始皇身份赐死扶苏,扶苏遂自尽。这都是小人赵高和李斯阴谋,可惜扶苏上当了。

三 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刘据成年后,汉武帝每每巡游天下,便以国事交付太子刘据。太子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韩说等人诬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江充可是十足的小人了,好在坏人有坏报,最后他被汉武帝灭了全族。

四 孙策

孙策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孙策为将,有智有勇,英姿勃勃,其治军严整,军纪严明。但在征战中由于年轻气盛,难免出现处事不慎、好勇斗狠的弱点,这为其结怨和遇刺种下了祸根。孙策最终被仇人的门客暗算,中箭面门,不治身亡。

五 李存孝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小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六 袁承焕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他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来皇太极派人打明朝,他帅兵解了京师之围后,朝中大臣却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朱由检对此也很怀疑。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七 岳飞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后来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小人 秦桧虽然在活着的时候可以善终,但是死后却为岳飞跪了千年,想站起来恐怕遥遥无期啊。

小人精于算计,睚眦必报。而君子行事磊落,不与小人为伍。君子往往斗不过小人。因为小人在对付君子的时候,完全是有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完全没有任何顾虑。所以得罪君子可以 ,得罪小人那就要被他记仇一辈子了。让我们一起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以史为鉴,以史为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