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不贪财、不好色、不惰政、不懦夫的“亡国之君”明思陵揭秘

从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十七年间,没有一天不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这位皇帝不贪财,不好色,不懒惰,天资不算低,身体也不差,日夜辛劳,废寝忘食。可是,终究回天无力。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朝毕竟亡在了他手里。

●“尧舜再世”

崇祯名朱由检,生于1610年正月,系太子朱常洛(即后来的明光宗)之子。崇祯五岁即丧母。天启皇帝初即位,信王(朱由检)犹在稚龄,忽问曰:“这个官儿我可做得否?”天启曰:“我做几年时,当与汝做。”

有明一代,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史.本记第二十四》中云:“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而且,从崇祯的诸多举措来看,他也是想有为的,他在位十七年,动辄下《罪已诏》来安抚民心,所用之言都极尽自责。

清张廷玉在《明史.流贼传》中这样评价崇祯:“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勤勉敬业回天乏术

崇祯皇帝很勤劳!在位的十七年中,日讲经筵坚持不懈。他对于朝臣的奏折都批阅得十分认真,而且经常驳回他认为不合格的建议。此外崇祯时期朝廷的朝会十分频繁。崇祯勤政日夜处理国事,人都快累虚脱了,然后明朝亡了!

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朱由检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彻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崇祯帝祖母辈)时,竟然坐着睡着了,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盖上。

崇祯醒来后苦涩地说,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经两夜未眠,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朱由检白天在文华殿批阅奏章,接见群臣,晚上则在乾清宫看奏章,遇到军情紧急时便连续几昼夜不能休息。

崇祯常常在夜晚加班阅览文件,通宵达旦,彻夜不眠。遇到战事紧迫时,更是接连几天几夜不歇息。崇祯勤奋至此,明朝还是灭亡了,亡就算了,还被清朝各种抹黑。

●简朴的帝王

崇祯小时候用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范本的字较小的话,他一定会先将纸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都写满,以免浪费。尽管身为帝王,他无法随意出入民间,但为了节约起见,他常派人到宫外采买物品,然后仔细询问价格。

崇祯即位后很节俭,平时吃饭3素一荤,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

崇祯皇帝上朝的时候有个特点:走路慢,总小心翼翼怕把打补丁的内衣给显露出来,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怕有损皇家形象。

这种节俭大约只有那位嗜好穿补丁衣服的道光皇帝差可比拟。但令人沮丧的是,就像道光皇帝常常从某位大臣穿的是否是补丁衣服这一表面现象来断定他清廉与否,然后决定是否提拔,从而导致了北京城里旧官服比新官服更贵的荒唐结果一样。

崇祯皇帝就任之初,魏忠贤送上绝色美女,崇祯皇帝不为所动。只是为了不导致魏忠贤的猜疑,才纳入宫中。后来,有人将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他也婉拒了。

●奇特气象小冰河

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550年至公元1770年),全球气温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下降过程,并一直延续到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这长达300多年的寒冷期,在世界上历史上被称为“小冰期”,中国的历史学者常常称之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河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在明清小冰期,长江曾经出现过结冰长达一个月的现象,而洞庭湖结冰最厚的地方达一尺。崇祯三年至十七年(公元1630年至1644年)的15年里,河南省出现了9次旱灾,黄河为之断流,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梁山泊、安山湖竟然都干涸了。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君王死社稷”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十七日,李自成指挥大军环攻九门。十八日,大顺军攻占外城。崇祯帝朱由检听到城破,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尔为天下母,宜死。”赐周皇后、袁贵妃等妃嫔自缢。面对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崇祯长叹“尔何为生我家”,挥剑欲杀之。长平公主举起手臂挡了一下,臂虽断而性命得保。

至于崇祯,他的自缢除了有太监王承恩跟随之外,更有“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直到三日之后,李自成部下才在景山发现了崇祯的尸身,并看到了他以血写成的遗诏。其中说道:“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文武可杀,但勿劫掠帝陵,勿伤百姓一人。”

即命其3个儿子更衣出门,剑砍长女乐安公主手臂,又赐死妃嫔数人。十九日清晨,李自成军攻破内城。崇祯亲自响钟召集百官,竟无一人响应,崇祯与太监王承恩入内苑,对缢于煤山(今景山)寿皇亭树下,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煤山自杀。李自成为其敛尸。见其衣服上全是补丁。。哀叹其:无帝王之福!!!

崇祯死后,逃到江南的东林党评价崇祯:“独夫民贼,何足道哉!”

●亡国古碑,阴刻谶语

崇祯朝的天象预警从未中断过,沅州铜仁交界处曾掘出一块古碑,那古碑上阴刻有一行谶语——“东也流,西也流,流到东南有尽头。张也败,李也败,败出一个好世界。”

又有人在五凤楼前得一黄袱,袍内有一小函,题词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

还有众人目睹了各地寺庙古钟纷纷坠地的怪事,钟者,终也,坠地而鸣,这分明就是大明的丧钟之鸣。

●瘟疫肆虐,季象倒置

崇祯朝的鼠疫灾祸蔓延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史无前例。这场开始于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七年还未消失的鼠疫,一路从山西到大同,再到潞安,接着就是陕西,河北大名府、顺天府,崇祯十六年,这一大灾已肆虐到北京城,鼠疫下的大明都城,每天都有上万人死于瘟疫,以至于各处城门都被运出的棺材堵塞,这场瘟疫在短时间内夺取了北京二十万人的性命,而当时北京城的总人口不过百万,加之战火逃难,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时,那里几乎已成了人迹稀少的末世地狱。

●马案铜钱

上天最后用一枚崇祯朝的马案铜钱在明示众生,天意也许并不是臆断,也并不仅仅是巧合。一马进门是为“闯”字,闯王灭明,大明的结局就这样被铸在了铜钱上,这样的天意崇祯如何违得了!

翻遍明朝战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多么危机,都决不用女人换取和平,决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刺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都决不认输。你看崇祯皇帝天子殉国,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隆武战死沙场,绍武被俘、绝食自杀……正气明朝。明朝,是古代世界上所有过百年的帝国唯一没有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的,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哪怕是暂时的。明军是世界上在国家基本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他们坚持抗战38年。

●崇祯265年在朝鲜延用

早在明太祖时期,朱元璋就把朝鲜列为“不征之国”之一,朝鲜方面也始终以臣礼事明。

据朝鲜《仁祖庄穆大王实录》记载,明亡后,朝鲜继续使用“崇祯”年号。李朝国王对明朝皇帝年号的尊崇也达到了极点。无论是文书、古印,还是马牌、御画,只要有明朝年号,一律收集整理,予以珍藏。同时,朝鲜李氏王室对于明朝的各种追思活动也与日俱增。仁祖时,每逢重要节日,宫中都要行“焚香望阙之礼”;肃宗时,自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皇帝,之后又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

1749年(乾隆十四年),李朝王室又以明朝太祖(洪武)、神宗(万历)、毅宗(崇祯)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这种祭祀活动每年都会进行,一直延续到李朝末年。(凌云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