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有4个人死后做了阎王,一个是包拯,另一个百姓提起来就发抖

历史上有很多名臣名将因其在世时或掌握着滔天权力或能力卓越,但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较远,所以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说他们死后成为了阎王。

在口耳相传中,流传着“四大阎王”、“十殿阎王”的说法,在此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四大阎王”分别是哪四位以及他们是为什么被百姓成为阎罗王的。

第一位是隋朝大将韩擒虎,因在十三岁的时候擒过猛虎得此名。他在隋朝灭陈战争中, 首先率领西骆军500精兵渡江进入建业 (南京) , 由此立下了大功,威名远播,多次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突厥使者来朝见隋文帝。他自视甚高,甚是傲慢,并不畏惧威严的隋文帝,倒是被端立一旁的韩擒虎吓得瑟瑟发抖。

在韩擒虎临死前一天,他们家的仪仗车马很多,好像皇帝的排场,一个官员说:“我奉命来迎王归位”。老太太大惊失色,以为是皇上亲临韩擒虎家。

韩擒虎的家人甚是恼火,生气地问这个官员:“你来迎什么王?”他说:“我来迎阎罗王。”

韩擒虎听见了,平静地说:“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我已经很知足了。”第二天他便对家人说,我阳寿已尽,你们不必悲伤。然后,他穿上朝服去跟皇帝辞行。

第二位是北宋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包青天”。包青天,北宋之人,真名叫包拯。他之所以被称为包青天,是因为他包拯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断案如审,敢于替百姓打抱不平。也正因为如此,百姓便用阎罗王的称呼以示对他的赞赏。包拯在世时,百姓传说其白天在阳间断案,晚上在地府断案。

在包拯断案中生涯中一个著名的案件就是“狸猫换太子”。因为此案涉及到皇族,错综复杂,因此包拯急中生智,派人造了一个“阎王殿”,在阳间上演了一出阴间审判,最终让真相水落石出。

这第三位阎罗王便是历史上难得的贤相寇准。《翰苑名谈》有言:“寇准死,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问从者,曰:‘阎罗交政’。”他为人正直,处事秉公处理,廉洁自律,获得了百姓的敬重。但也正因为如此,寇准受朝中奸佞小人排斥、诋毁而远走广东,最终客死他乡。

第四位阎罗王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曾经向朝廷上书十条政改措施,可惜大都没被采纳,他也被贬官。范仲淹一心为天下人,奉公守法,得到老百姓的爱戴,所以在他死后被百姓奉为阴间阎王。

其实最适合做阎罗王的,那就是韩擒虎,他有气场在那,韩擒虎的名号居然让当时老百姓瑟瑟发抖,阎罗王也具有这个特点,所以韩擒虎无疑是竞争阎罗王最可能胜出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