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余庆历史|余庆第一任知县袁尚纪

最近,在翻阅《遵义地区志·文化志》时发现:清代以前,遵义文化大事仅有四件,其中就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余庆首任县令袁尚纪捐俸创建学宫于城西,崇尚先圣(孔子),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舞八佾,曲有昭平、宣平、秩平、叙平、懿平、德平六章”。

余庆第一知县袁尚纪何许人?

一、生平稽考

袁尚纪,是四川江油人,拔贡生。《余庆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战结束,次年四月二十九日,隶属播州的余庆、白泥二长官司合并建置余庆县,袁尚纪为第一任知县。”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万历皇帝任命为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郭子章,兼制蜀楚军事,与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合力剿平播州杨应龙叛乱,彻底消灭了盘踞播州八百余年、世袭了二十九世的杨氏土司,又多次平定贵州苗、瑶起义,以功封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那时贵州由巡抚郭子章主事,所辖府、县官史必为其亲点委任。由于袁尚纪在永宁摄事期间,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公平办事,黎民敬仰,深得郭公赏识,平播后郭子章便委袁以余庆知县之重任。

那时,“余庆地瘠民贫,兼之苗、汉杂处,声教不通,虽旧设白泥、余庆两土司辖制,然俱为播州属地,自应龙叛乱后,人民日渐贫弱,幸赖袁公竭志殚精,尽心民事,彰明教化,俾数千年声教不通之地,化夷为汉,袁公之功不綦伟欤!”《余庆县志》(陈志)。由此可见,他的确不失为一位清正廉洁为民的县官。

据《余庆县志》(陈志)大事载:他不仅有捐俸倡建学宫的政绩,而且还组织民工修筑城池,田分三则,丁随田办,兴建塘堰灌溉田亩,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二、修筑城池

《余庆县建城碑记》志:“……余庆者,岩邑也。古罗施国夜郎牂牁地,楚、蜀、滇三路皆通……余庆虽小邑,实属重地也”。于是“……中丞郭公经理其地,……镇远守备史良将董其事,永宁知州摄县事袁尚纪鸠其工,典史向炳襄其成,……”。明万历辛丑年始工,壬寅冬城成。修城劳工由袁尚纪组织。费金1600两,粮食1500余石。城墙周长317丈,高1.6丈,宽1丈,垛口330个。城门4道,东门名“来喜”、西门名“太初”、南门名“南熏”,后闭北门。“来喜门”“太初门”、“南熏门”由郭子章亲笔所书。城成,民心安稳。直到明朝未墙体才始有倾垲。清康熙、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数次重修、补修。城墙在历次战乱中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因1953年和1955年两次拆其城墙石料修建牛场河大桥及康寨大堰,致使三百年城墙才完全消失。

三、筑堰兴渠

民以食为天。为了安顺民心,让耕者有其田,田者有人耕,到任后的袁尚纪,足迹遍及余庆,体察民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将余庆之田分为上、中、下三则,丁随田办,按田地等级和亩分赋税。到任次年(1601年),因见余庆县城沿河七八里内,数千亩良田,居然无沟渠蓄水灌溉,若遇天久不雨,必至干旱。于是在郭子章的经理下,他陪同郭公四处巡视,根据河势田园布局,遂定于康寨之上截河筑堤,开沟培渠,引水灌溉上里、麦园千余亩良田,并名之“雷公堰”。之后又在赤土田之上分河筑堤,取名叫“赤土堰”,其水灌溉赤土田数百亩。不久,又在上里截河筑堤修“正官堰”,以灌溉龙家沟以下至白马庙良田千余亩。为使“雷公堰 ”和“正官堰”抵御洪汛,特设轩有水闸。

四、创建学宫

平播之前余庆虽然有七百多年的土司历史,但毕竟是少数富人才涉及文化和教育,百姓是极少有条件入熟就学的。再加上杨应龙对属下土司的掠夺摧残,致平播烽烟战乱怏及余庆数月之久。致使贫脊的余庆雪上加霜,彰明教化之事几于颓荒。严酷的现实,让袁知县深为忧虑。为此,他在安稳民心,解决民生同时,着手兴办教育,并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他康慨解囊,捐资修建学宫于城西(现邮政宾馆一带),成为县内自有文字记载的传授文祀礼乐以来之先。

至清康熙年间,著名史学家、诗人、画家、余庆知县蒋深又倡导捐修文庙于城内,使崇尚孔子,传播儒学的活动进入更加丰富和繁盛的时期。无庸置疑,余庆今天能成为蜚声四海的文明、祥和家园与儒学文化在余庆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

光阴荏苒,日月其除。袁尚纪虽相去四百余载,然,因其励精图治,德惠黎民,“俾数千年声教不通之地,化夷为汉”;兴修水利,让百姓安居乐业;创建学宫,促余庆文明渐启,其无量的功德,青史可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