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被拉到菜市场砍头,处决时,刽子手看到一了幕,拔腿就跑

咸丰皇帝死后,后宫两位太后合起来发动了“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将皇帝生前倚重的肃顺、载垣和端华等大臣抓了起来。政治斗争很残酷,咸丰帝死后这些保皇派的大臣们没有了庇护伞,下狱之后很有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载垣和端华在被捕之后失去希望,直接自杀了,但是肃顺没有这么做。

肃顺虽然是先帝倚重的大臣,但同时他也是国之重臣,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权臣,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曾经办过很多大案要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他认为慈禧太后不敢轻易杀他,也因此,身陷囹圄的肃顺丝毫不担心有性命之忧,仍旧保持一贯的蛮横态度。

的确,肃顺可以说是一个功臣,他曾经办过“戊午科场案”和“户部爆炒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末官僚贪污腐败的风气,而且在咸丰去世前,他还建议皇帝要把慈禧赐死,否则此女定然把持朝政,祸乱国家,可惜的是咸丰帝对着自己朝夕相伴的女人心软了,没能下手。后来这个消息泄露了出去,慈禧听说肃顺曾建议自己的丈夫杀了自己,所以十分讨厌肃顺,甚至称得上是“恨”。

而现在,慈禧要掌握朝政必然会处理掉效忠于先帝的大臣,以便他们妨碍自己的路,新仇旧恨夹在一起,肃顺的小命就危险了。

肃顺觉得慈禧不会杀自己真的是想错了,皇帝已死,挡在慈禧面前的就是他们这些“顽固不化”的大臣,如果慈禧要想把持朝政的话这些大臣肯定会出来和她作对,所以慈禧必然会处理掉他们,怎么还会在乎他们是不是有功劳和苦劳呢?

曾经位高权重的肃顺先是被扔进了宗人府,然后在1861年的秋末被问斩。

按照清朝一贯的规矩,有功的大臣就算被关进了监牢也得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算不能顿顿鱼肉,温饱也是有保障的,而且这些大臣不得随意受刑,这是给大臣们面子,也是给朝廷面子,毕竟这些大臣曾经都给清国尽过心。可是肃顺不一样啊,他和慈禧有仇怨,慈禧又是一手遮天的幕后统治者,下面的人怎么还会优待他呢?

到御前侍卫去带肃顺前往刑场问斩的时候才发现,曾经心高气傲的肃顺在简陋的大牢里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头发散乱,两眼无神,脖子和脚踝上的枷锁连在一起还让肃顺直不起腰来,别提多难受了!

侍卫们给肃顺摘掉了身上的枷锁扶着他站起来往外走,肃顺心中不平,一边走还一边骂。

在朝廷特殊的恩典下,肃顺好歹脱了那身脏臭不堪的衣服,换上了丝绸的白色衣裤,然后上了押送死囚的马车。马车旁边还立有一根旗杆,旗上写着:奸佞贼臣肃顺。这下子肃顺的怒火就更旺盛了,他一心一意为了朝廷和百姓着想,怎么就成了逆贼了呢?

一转头,肃顺正好看见荣禄站在一旁,于是肃顺也不管什么风度教养了,冲着荣禄就大声斥骂起来。他既骂荣禄胆小,又暗讽他和慈禧有男女之间的牵扯,顺便还哭诉清朝已经没有发展兴旺的机会了······

听了肃顺这不管不顾的骂声,荣禄的脸都绿了,不管他和太后有没有私情,肃顺这般骂出来要是让人知道了他都要倒霉,所以他赶紧让人去堵肃顺的嘴,不让他再骂人了。一个狱卒匆匆忙忙的就把一块脏手巾塞到了肃顺的嘴里,这才止住了肃顺的骂人声。

一路上,两边看热闹的好事群众也不知道押送的这位是什么人,只听说是奸佞就纷纷的往他头上扔烂菜叶子,肃顺昔日的政敌也都借此机会前来报复,一时之间,街上的局面混乱不已。

看守肃顺的狱卒一时疏忽让肃顺把嘴里那脏乎乎的手巾吐了出来,他又接着骂,而且直接骂到了太后头上。没办法,一个左领教唆几个狱卒拿着刀上了囚车,将肃顺的舌头割了下来,这下子肃顺就算是想骂也骂不了了,直接疼晕过去了。

终于,囚车来到了菜市口,不过这时候肃顺还没清醒,一直处在半昏迷的状态。

法场上有个规矩,就是官兵要在法场旁边开一条路,不得让看热闹的老百姓把路都堵住,因为没有行刑之前朝廷可能会改变主意,赦免死刑犯,要是没有路能走,赦免的旨意不能及时到达就难免会白瞎一条人命,所以“人胡同”的存在很有必要。但是今天并没有人胡同,足可见慈禧杀肃顺之决心。

到了刑场之上,刽子手抡起杀威棒就砸向了肃顺的腿,直接将他的腿打断了让他跪下。接着,刽子手举起鬼头刀就砍,可是居然接连砍了三刀才将他的头彻底砍下,而且断头处出的血不多,这事儿来得稀奇,把刽子手吓了一跳,赶紧带着刀跑了······

肃顺此人可以说是一个好官了,他为官公正清廉,能够真的造福百姓、朝廷,可是他最终成了政治牺牲品,令人惋惜。这次改变,是一次最高统治集团中争夺执政大权的宫廷政变,但从政变时加给肃顺等人的“不尽心和议”的罪名和政变后叶赫那拉氏、奕欣等人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来看,它还标志着清政府向半殖民地政权的转化。

《清史稿》说:

“肃顺以宗潢疏属,特见倚用,治事严刻。其尤负谤者,杀耆英、柏葰及户部诸狱,以执法论,诸人罪固应得,第持之者不免有私嫌於其间耳。其赞画军事,所见实出在廷诸臣上,削平寇乱,於此肇基,功不可没也。自庚申议和后,恭亲王为中外所系望,肃顺等不图和衷共济,而数阻返跸。文宗既崩,冀怙权位於一时,以此罹罪。赫赫爰书,其能逭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