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要是真的犯法了,是否会与民同罪?

在中国古代,不同的人法律地位确实是不平等的。比如唐代的法律中就有八议的规定,有八种人在法律上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豁免权。他们是:1、议亲,即皇亲国戚;2、议故,即皇帝的故旧;3、议贤,即德行修养高的人;4、议能,即才能卓越的人;5、议功,即功勋卓著的人;6、议贵,即三品以上的官员和有一品爵位的人;7、议勤,即勤谨辛劳的人;8、议宾,即前朝国君的后裔被尊为国宾的人。皇亲国戚们的确享有一定的法律特权。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不过是老百姓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汉明帝画像

不过具体来说,皇亲国戚们也并非是无法无天。法律对他们还是有着很大的约束力,他们也不能为所欲为。假如遇到一个比较清明的皇帝,权贵们违法也肯定会受到惩处。汉明帝的时候,有诸侯王犯法,有关部门要求从重处罚。汉明帝说,先帝的儿子你们尚且要求从严惩处,那么我的儿子要是犯了法你们准备怎么办呢?大臣们答道:要是陛下的儿子,我们就直接惩处,就不向您请示了。

光武帝刘秀画像

早在光武帝刘秀的时候,先是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纵然奴婢杀人,洛阳令董宣干脆守候在公主府第门口,等到凶手出现的时候,董宣直接把凶手就地正法。公主大怒,跑到光武帝刘秀那里告状,最终皇帝也没有惩罚董宣,反而赏赐了董宣。湖阳公主非常不满,她对皇帝说,过去咱们当小老百姓的时候,咱们家包庇个把罪犯,也没有人胆敢到咱家门口来抓人。如今当了天子,反而管不了一个县令。刘秀陪着笑脸解释道,天子和老百姓是不同的啊。

还有一次,光武帝的叔父赵王刘良在从城外进城的时候,城门拥挤成了一锅粥,刘良大怒,训斥了管城门的官员。结果,这件事情被司隶校尉鲍永立即上书弹劾刘良。要知道,刘秀兄弟自幼都是由刘良养大成人的。鲍永却胆敢弹劾刘良。光武帝刘秀也对鲍永敬让三分。刘秀说道: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会有很多。即便是皇帝赦免了皇亲国戚的罪过,而有关部门也会依法提出追究的要求。当然了,即便是严明的皇帝,一般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不会真的处罚权贵们。比如刚才我们所说的董宣的故事,湖阳公主并没有受到惩处。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他犯罪的性质以及皇帝本人的清明程度而定。加入皇亲国戚犯了谋逆之罪,也就是说对皇权构成了威胁,即便是皇帝的近亲也会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比如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厉王刘长,因为威胁到汉文帝的帝位,结果被汉文帝流放到四川。流放途中,刘长感觉到绝望,索性绝食而死。汉景帝的时候,吴楚七国之乱以后,好几个诸侯王都被杀。汉武帝的时候,他对宗室也是毫不手软。后世宗室内部自我相残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李建成、李元吉被认为犯了谋逆之罪以后,不仅他们本人被杀,他们的儿子也都被杀。在这个时候,皇族内部屠戮起来,比对待平常人更为血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