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场持续七年的战争,耗尽了国家的精锐才使明朝灭亡的吗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明军才从朝鲜全部撤出。日本侵朝和明军援朝战争,一共进行了七年之久。其间,损失最大的是明朝的国力。明军扶弱伐强支援朝鲜,取得道义上的胜利。但是战争七载后,据史料记载:“丧师十万,糜饷数百万,中国与朝鲜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

由此可见这场七年之久的远征给明朝这个农业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也使得这个历史巨人在之后对蒙古(土鞑)和对清兵的战争中始终保持了防守态势,少有攻击,而国家却在这种漫长的消耗中走向了灭亡。

我们先看明朝远征朝鲜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下达命令,动员15万的兵力,战船六百多艘,倾尽全国之力远征朝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攻下釜山,重镇东莱、梁山等要地,整个朝鲜全部被日本占领。短短数月,朝鲜大部分地区,均被日本占领。朝鲜王子被俘,国王李松逃到中国边境,不得已向明神宗皇帝递交国书,请求进关躲避。朝鲜的迅速沦陷以至于明朝的决策者认为这是一次日本同朝鲜相互勾结,引诱明朝出兵而后歼灭的计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震惊之后,明朝排出斥候和边关陆续传来的消息才得以了解真实的情况。

大明朝廷才意识到,北京离辽东并不远,一旦让日本占领朝鲜,必将直接威胁京基的安全,从而制定了迎敌于外,毋使入境的方针。抗日援朝战争就此爆发。史料记载:明神宗下旨“当奋然而起,大动干戈,倾全国之力,倾灭倭贼!”“倭贼陷没朝鲜,国王逃避。朕意悯恻,援兵当出。差人宣谕彼国大臣,着他尽忠护国,督集各处兵马,固守城池,控扼险阻,力图恢复,毋得坐视丧亡。”

此次明朝共派出三路大军:一路由宋应昌率领,宋应昌可以说是明代后期颇有远见的军事家。早在万历期间,他任山东巡抚时,就预测到日本必来侵犯,因上《海防要略》,进选将、练兵、积粟三策,其洞烛先机受到明神宗的重视,于是有了明代第一位经略之任。

第二路由吴惟忠率领,戚继光死后,吴惟忠率领的戚家军,号称是“倭寇的克星”。吴惟忠是浙江金华府义乌人,戚继光的得力干将,曾在历次抗倭战役中屡立战功。

第三路由李如松率领,李如松是辽宁铁岭卫人,明朝后期赫赫有名的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指挥作战灵活多变,非常善于使用火器,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间,先后十次奏大捷,号称“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所未有”,被誉为“万历第一大将”。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七,李如松率三路大军兵临平壤城下,此次参加进攻的明军共计三万一千余人,平壤之战拉开帷幕。

明朝调入朝鲜作战的都是辽东铁骑,戚家军抗倭后人等全国精锐,指挥将领也都是名将,军队素质,实战经验。

但是由于距离补给太过遥远,七年的战争非但没使这几只精锐部队锻炼的远战越勇,反而一步步把他们拖的疲惫不堪。特别是在如朝作战的几次大国模攻城战,更是给明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日军依托堡垒工事经常给进攻的明军带来惨痛的伤亡。

当时的火铳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精度,数百只的齐射威力很大,在防御作战中效果尤为明显。

在这场战争中,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万历朝鲜之役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此役,明朝一方在二十年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使得女真部落日益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由于此役,朝鲜从亡国到复国,付出了数十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由于此役,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彻底垮台,日本从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

中国辽东骑兵精锐损失殆尽,辽东防守兵力大大下降,局势大变。 这又是一场在中国虽胜尤败的战役。二十年后明朝深陷与后金战役的泥潭,此场胜利也湮没在明亡的巨大阴影里。

在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但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明末又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