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赵匡胤厉害,如果此人还活着,赵匡胤根本就没有机会出山

水浒英雄柴进,人称孟尝君,为人仗义,慷慨大方,武艺高超,广结天下英雄豪杰,凭借着不拘小节的性格和显赫的家世(周世宗柴荣嫡系子孙),成为让人们无法忽视的存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官宦之家的人却无心官场,即使是被朝廷收编,他也是勉强应承,在收拾完方腊之后,就辞去官职,回到自己的老家,过起了修篱种菊的悠闲日子。

可以说,这点和他的祖父一点都不像,那么,为何他会这样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有名的君主,有手段有能力有政治远见。在那个政权割据,局势动荡,皇帝一个接着一个的上台,一个接着一个倒下的年代,他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才能,为宋朝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一点不虚,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赢得了广泛的拥戴。

据史书记载,柴荣的姑姑在后周师祖郭威还没有有所作为之时就嫁进了郭家,此后,一直陪在郭威身边,鹣鲽情深,感情深厚。

柴荣自幼跟在柴氏身边,嘘寒问暖,一来二去的,和郭威便熟了起来。有时候姑父忙不过来,便将一些杂事交予柴荣,虽然,只是一些小事,但是,他都尽心尽力的做到最好。看到这孩子如此老成稳妥,郭威日渐器重,再加上,自己也是膝下无子,索性就将其收作养子,准备悉心栽培一番。

后汉时期,郭威官至枢密使,将柴荣任命为监门尉。广顺三年,郭威坐上皇位,柴荣成了节度使,掌握着一郡的军政大权。没过多久,被任命为太原郡侯,在任期间,大事小事都亲自上手,将自己管辖的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养父欢心,同年三月,柴荣受封晋王。

显德元年,郭威病入膏肓,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南郊祭祀一结束,就下旨让柴荣接管兵马之事,意在为他筹谋继任皇位之路。为了防止有人谋权篡位,郭威死后,秘不发丧,遵照先帝遗训,晋王即位。柴荣在世时间很短,执政时间也很短,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六年的光景。

而他就利用短短六年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比那些执政长达半个世纪,却毫无作为的君王好了不止一星半点。才登上皇位,他就认真仔细的思考了朝廷往后的发展之路,大力改革,经济政治军事,面面俱到,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弊政,稳定了民心,增强了综合国力,同时,还为北宋朝廷的大业夯实了基础。

当时武将专权,针对这个问题,他实施了文官武将参用的政策,提拔士人入朝为官,像掺沙子一样,削减了武人的权利。除了提拔士人,他还多次下旨让身边的大臣举荐有才之人,即使是亲属也无妨。但若日后发现此人没有才识和能力,或者贪污受贿,那么,举荐人也将一同被治罪。此举一出,武将坐拥朝廷大权的局面就不再了。

不拘一格,不问出处的招贤纳士之法让很多身份卑微的人有了做官的机会,例如:赵守徽,原本只是一个山野村夫,后来徒步上书,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了朝廷命官,实为一桩美谈。此外,对于那些选私舞弊,不把律法放在眼里的大臣,他也绝对不姑息,不手软。

其中,大将军孟汉卿因多取耗余被处死,郝光庭在巡检之时,因为私人恩怨当众批判百姓被处以弃市之刑。其他大臣听闻这两人的遭遇之后,纷纷夹起了尾巴做人,清正廉洁之风盛行。并且,经济上,为了鼓励生产,他拟定了很多政策。

在这之前,频繁交战使得大面积的土地荒芜,农户都不愿意种植作物。他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随即奖励垦荒,还允许他人租种逃户土地,租费由朝廷收取。如若逃户在三年之内回来,交还一半收成,五年之内回来,交还三分之一,超过五年,除了坟茔,不再拥有土地。

而且,被契丹抓走的农户,在五年之内回来归还三分之二的粮食,时间越长交还得越少,最长不过十五年,十五年之后,则不予交还,这样一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军事上,为了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以便更好的保卫祖国疆土,他将战斗力高的的军队编为禁军,留守帝都。老弱病残淘汰,只留下有用的,以此节省了军费开支。而对于那些有功之臣,他也是丝毫不吝啬,提拔和财物,一样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在讨伐刘崇之时,他为了鼓舞士气,扭转战局,御驾亲征,最后大获全胜。

显德六年六月,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所以,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柴荣,也不会有后来赵匡胤一统天下的大业。

历代评价,以兵变方式夺取后周政权的赵匡胤,只不过延续了柴荣的统一进程,延续了后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朝对待商业的态度、优遇文人的政策,均与这位商人出身、勤勉务实的君主有着直接关系。柴荣处理宗教问题的策略、发展商业和城市等方面的做为,不仅深深影响了有宋一代,而且,更是开启了中国走向商业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声。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四•(周书)世宗纪》、《新五代史·周本纪》、《续资治通鉴长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