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究“入土为安”,文化最盛的宋朝为何流行用火葬

2012年的时候,一个村支书在网上出了大名,虽然这网红标签他大概并不想要。

靠着一天平坟1043座的傲人业绩,一经曝出,周口市商水县朱集村的这位前村支书火遍了当时的互联网。事情的最后,以国务院撤销相关强制执行的条款而告一段落。

抛离时政,从这个曾经刷屏的新闻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尽管国家要求施行火葬已经多年,但移风易俗并不容易。

01

土葬一向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入土为安的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而火葬则通常被认为与蛮夷相连系。对火葬的最早记载出自《墨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 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股浓厚的猎奇感。

但吊诡的事情来了。

宋朝一向被视为儒家士大夫的黄金时期,范仲淹的忧乐天下、张载的横渠四句、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太多牛人了。无外乎陈寅恪对宋朝倍加推崇,其名人名言为“天水一朝之文化, 竞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士大夫横行的时代,却又是中国历史上火葬最为盛行的朝代。“ 自宋以来,此风日盛。” 明清之际的大V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道,面对这一局面,他不由得发出感慨,“宋以礼教立国,而不能革火葬之俗。于其亡也,乃有杨琏真伽之事。”

不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_图

02

对于本朝火葬之盛行,宋代士大夫早已心怀不满,二程之一的程颐便说,“古人之法, 必犯大恶而焚其尸。今风俗之弊, 遂以为礼, 虽孝子慈孙亦不以为异……可不哀哉?” 其余的批评声,如“夷狄之法”、“不孝之大者”、“伤风败俗莫此为甚 ”、“其为悖礼甚矣 ”......更是俯首皆是。

批判之外,宋人开始探究背后的原因,为何泱泱华夏却被夷狄之风所浸染?不约而同地,他们找到了一个幕后真凶:佛教。火葬是古代印度常见的一种丧葬方式,一共分两步走,先是用火焚烧躯体,之后将剩下来的遗骨收拾埋葬。自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采用这种方式后,火葬便成为佛教徒死后的常见操作。

既然佛教徒流行火葬,那么可以推论,随着佛教影响力的扩大、信众的逐渐增多,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施行火葬。而现实情况是,继承盛唐的两宋时期,佛教相当兴盛。

宋徽宗_图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杜牧《江南春》里的名句,讲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信奉佛教、大肆修建寺庙的情景。

而宋代有多少寺庙呢?宋徽宗宣和年间,首都开封的寺院数量为691座。宋朝南迁后,首都改为杭州,《梦梁录》的作者吴自牧回忆称,杭州城内城外有寺庙671座,且除此之外,“僧尼廨院、庵舍, 白衣社会,道场奉佛处所不可胜计。”

由此,将火葬之盛归因于佛教的影响力,看起来没毛病。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火葬往往是由寺院所主办的,甚至有人干脆称火葬为“僧道火化”,这更加深了宋代士大夫们的认知。于是乎,火葬缘起佛教的论调几乎成了宋代士大夫的共识:

北宋的贾同在《禁焚死》称:火葬的流行,“根其由, 盖始自桑门之教, 西域置胡俗也。”两宋之际的胡寅复议:“自佛法入中国, 以死生转化, 恐动世俗千余年间, 特立不惑者, 不过数人而已。 ”南宋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也铁口直断:“自释氏火葬化之说起,于是焚尸者,所在皆然。”......

好了,先抄这么些吧。

然而, 仔细琢磨上述的说法,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个致命的逻辑漏洞: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唐代后期的九百多年来,史书上记载的死后火葬事例,高僧以外的世俗之人屈指可数,而这期间推崇佛教的政权并不少。

显然,简单认为火葬习俗是佛教兴盛之结果的看法失之片面。

佛教古画_图

03

实际上,中原的火葬习俗并不始于宋代。

赵匡胤在黄袍加身的第三年即建隆三年时,下了一道禁止百姓火葬的诏书,给的理由是不合儒家伦理,“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 ”

既然已成风俗,必定不是兴起于一时的,而宋初所谓的“近代以来”自然指的是五代乱世。此外,徐平芳在《宋元时代的火葬》一文中指出,非虔诚的佛教徒而使用火葬的,史书记载的最早案例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皇后李氏,她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儿。

故而,盛行于宋代的火葬习俗当成型于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世道是什么特点呢?一个字:乱。

从朱温篡唐的907年到赵匡胤陈黄袍加身的960年,53年间快速迭代了五个朝代八个国姓,可谓有枪便是草头王。在此期间,礼崩乐坏,民不聊生。曹操《蒿里行》 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场景,同样也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_图

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的背后是中国人关于灵魂不灭,以及更为重要的祖先崇拜的表现。而这种祖先崇拜又带着一种世俗性的实用主义,其根本目的仍是为了活在当下的个人及家庭。后来儒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学说体系中,构成儒家伦理的一部分,并形成一种外在的强制力。

可乱世之际,活人尚且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去顾及亡者呢?而随着政权的动荡,儒家伦理也因失去国家的加持而丧失了约束人心的力量,礼崩乐坏,过去的旧道德及其背后的思想观念自然随之瓦解。

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贵族阶层及其价值理念的消失、汉末魏晋之际玄学的诞生、近代中西碰撞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一次的变乱都带动着一次思想观念、风俗人情的转变。

五代也不例外。在一个持续混乱的时期,过去的儒家伦理被打碎,而能在乱世中填补人心灵空虚的佛教趁机而入,大肆扩张领土,乃至形成了后来所谓的佛教平民化浪潮。

佛教不重肉身而推崇火葬,这一丧葬方式方便省钱,正好满足了乱世之中人们的需求,而且又让人免于陷入自责、愧疚的情绪当中,可谓物质精神一把抓。火葬之风的盛行便不可避免了。

宋朝的民生_图

04

不过,紧随其后的又有一个问题,当进入国家和平稳定的北宋以后,火葬风俗为何还屡禁不止呢?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方式方法问题,一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强力改造风俗常常受到民众的普遍抵制。宋代士大夫虽然有改造天下、造福百姓的雄心,但并没有后世共产党那样的宣传及动员能力,成效不大不难理解。

更何况,宋代一直被扣上“积贫积弱”的帽子,虽然现在很多人对此有争议,但国力不够强盛是不争的事实。北宋前期受到辽、西夏的侵扰,精力放在了抵抗外敌及变法图强上,而南迁后只得偏居一隅,没有足够的国力支持,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而另一个核心问题,则在于宋代的人地矛盾。

一方面,宋代的人口突破了前无古人的一亿大关,而另一方面,因为施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导致土地兼并问题日益突出,人多地少、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情况逼得很多人只能火葬,别无他法。

如南宋时期,杭州所在的两浙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而不出意外,这一地区的火葬习俗之盛在当时力压各地选手,稳坐钓鱼台。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宋元时代的火葬》《日知录》《禁焚死》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