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他是个“王爷”,谁知他拥有悲催的一生

第一次听到骆宾王这个名字的时候,感觉名字这么“高大上”,后面还有一个“王”字,还一直以为他是个王爷。前几天偶然的机会才了解到,原来一直以来,我都是错误的。

骆宾王,姓:骆,名:宾王,字:观光。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可见,其父亲也是个“文化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虽文采斐然,却屡试不第。具体原因可能和社会环境以及他的性格有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死犟”。骆宾王向往“舒适自在”的生活,可是自从其父亲去世后,坐吃山空两年的他,已经“捉襟见肘”了。投靠了当时李世民的兄弟道王李元庆的王府,期间道王李元庆多次让他写“个人推荐表”以便给他谋取一官半职。这个“犟人”愣直不写,装清高,甚至“挖苦”老板李元庆。李元庆明白了,骆宾王是自恃有才,可惜棱角太分明。以这样的性格是不可能在当下的官场混的开的,万一出仕得罪了某个领导,惹下麻烦,我这个“推荐人”也难逃责任。就这样吧,放任自流。所以在道王府几年,骆宾王一直没有太大起色。

直到唐高宗麟德元年,唐高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骆宾王的一篇文章《请陪封禅表》得到唐高宗的认可,封骆宾王为奉礼官,走上了仕途。后进为侍御史,属于监察官一类的吧。大家都知道就监察这种工作,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偏偏又碰上“死犟”的骆宾王,结果可想而知。得罪权贵,被诬陷入狱。一年的牢狱之灾,并没有虚度。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大作《在狱咏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冤屈之情。

一年后,遇大赦天下,出狱,除临海县丞。也许看透了官场政治的是是非非,遂写下一首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辞官而去,沦落天涯。

几年后,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开唐明将徐懋功之子徐敬业扯起“兴唐灭周”的大旗,反抗武周朝廷。这时“死犟”的骆宾王因为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而被武则天扣上了“逆贼政治犯”的帽子。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篇檄文现在读起来仍然感觉慷慨激昂,霸气侧漏。就是对头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时候也连声称赞同时也惋惜不已,如此人才却不为我所用……

可惜啊,檄文再厉害也顶不住真刀真枪的干。没有多长时间,因为种种原因,起义以失败而告终。而关于徐敬业和今天的“主角”骆宾王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是兵败后,徐敬业和骆宾王被杀。第二种是他们两个都逃了,到灵隐寺做了和尚。被送往长安的人头是“替身”。

针对这两种说法,你最认可哪一种?

欢迎大家关注,有问题请留言,共同讨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