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朱棣到底有没有诛灭方孝孺十族?

明成祖朱棣

自古成功有几?英雄做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至今,能干成大事的人都用相同的道理,就是只坚韧一心。说起明成祖朱棣,这个人在史学界是非常有争议的,有的人把他比喻为杀人魔王,有的人将他捧为千古一帝。其实,看历史人物,离不开当时的特定环境。

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11岁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18岁赴北平就藩,镇守北平。朱棣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历时16年的王图霸业才刚进行到一半,从小在比较严酷的战争环境下长大,8岁那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开始重视对儿子们的教育。朱棣和其他皇子一样,从小就受到朱元璋比较严格的教育,后来还在凤阳老家农村种了3年地,继而担当起镇守北平的重任。洪武后期,朱棣经常领兵和蒙古人干仗,成绩不错,朱元璋很满意。

本来,大明王朝没有老四朱棣什么事,但是一系列的问题叠加,促成朱棣登上了帝位。

1392年5月17日,朱元璋的嫡长子、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谁来接班的问题摆在了64岁的朱元璋面前。

按照封建礼法,长子死了,伦序应该立二子。二子是秦王朱樉,这个人在1391年差点被朱元璋处死,多亏太子朱标多方周旋,否则不是也会被废为庶人。三子晋王朱棡缺一点豪迈和勇气,朱元璋也不大喜欢,四子朱棣倒是有好名声,而且能力出众,有勇有谋,但是从礼法上来说,不能越过老二老三。

既然对老二秦王深恶痛绝,朱元璋在经过半年思考后作出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帝国的接班人。但这一招的确是昏招,朱元璋钦定的皇位继承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朱元璋去世时,有20来个儿子在世,无论如何,皇位也不应该由孙子来继承,朱元璋自己违反了自己定下的规矩,当然遭到皇子们的不服气,尤其是老二秦王。

皇太孙朱允炆时年15岁,过了6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一上台,就在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忽悠下,对自己的叔王们下手,削藩。不到一年时间,就削除了周王、齐王、代王、湘王、岷王等5位亲王,这5个人都是建文帝的亲叔叔,这时老二家的秦王,老三家的晋王已传至第二代,辈分和建文帝一样,是建文帝的堂弟,第一代秦王、晋王已经先于朱元璋去世了,所以这时秦王、晋王家威胁不大,威胁大的就是在世的叔王。湘王朱柏因为受不了建文帝的羞辱,举家自焚而亡。事情闹到这一步,建文帝本应该先收手,缓和一下家庭气氛。但是,看似柔弱的建文帝并没有收手,而是把目光对准了实力较强的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起兵靖难,武装反抗朝廷和建文帝。正如黄子澄所说,如果从军队数量来说,朝廷兵多粮足,削藩易如反掌。但是事情的进展偏偏不按常理进展。虽然,此时朱棣的指挥权已被一步一步剥脱,最后只剩下800名亲兵,但朱棣就是用这800名亲兵起家杀了北平布政使等朝廷命官,控制住北京城。

朱棣和朝廷来来回回杀了3年多,期间不少朝廷官员向朱棣投降,但是朱棣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后来,在高人的指点下,朱棣采取单刀直入、不顾后方的冒险模式杀到南京城下,谷王朱橞和表侄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金川门,迎接朱棣的军队入城,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亡。建文帝前几年把叔叔湘王朱柏逼得自焚而亡,短短四年,这个故事倒过来了,叔叔朱棣把自己逼得自焚而亡。年轻人,千万要小心,三思而后行。

朱棣陵墓长陵

朱棣冒了这么大的风险,图什么?如果当初朱棣不举兵,老老实实服从朝廷安排,自己和儿孙应该无生命之忧。但是,为什么要冒着全家杀头的风险反抗建文帝?目的就是为了捍卫祖宗家法、为了朱家的千秋万代的事业。如果这样眼睁睁看着建文帝乱来,把没有犯什么大错更别说谋反的叔王们一个个清理,太祖泉下有知,作何感想?太祖定下的亲王守北方边防的体制一旦突然崩塌,补救措施又一时跟不上,国家安危如何保障?作为诸王之长的朱棣,此时唯有以全家性命相搏,这是责任所在,使命所在。

1402年,朱棣来到了南京城。接下来他要做什么事?要算账。此时,黄子澄尚在外募兵继续反抗朱棣,后来被抓到朱棣跟前审问。朱棣并非一定要杀他,但此时的黄子澄不死怎么能见建文帝于地下?忽悠建文帝削藩,削成今天这个模样,虽九死不能洗刷自己对建文帝的愧疚。黄子澄目前的处境就是这样,于是在朱棣面前表现出大义凛然,抗争不屈,被朱棣处死,并夷其族。黄子澄的搭档齐泰,也是这个情况,这个待遇。

方孝孺也是建文帝的旧臣,他是削藩工作的积极参与者、谋划者,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朱棣破城后,要求方孝孺写登基诏书。这个朱棣,真是有点手段,你这样一来将方孝孺置于何地?前不久还在写诏书讨伐燕王朱棣,现在又要我给燕王写登基诏书,方孝孺坚决不同意。朱棣说,你写诏书最合适,不写你不怕我诛你九族?方孝孺说“十族”又何妨?野史记载,方孝孺被朱棣诛灭十族871人。

以上三个人的故事,是后人评价朱棣杀人魔王的主要依据。

朱棣杀了黄子澄和齐泰是不会错的,但是到底是不是把他们九族之人都杀光了?其实没有。朱棣驾崩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明仁宗实录记载:上闻建文奸臣齐、黄等外亲全调戍边者,有田在乡悉荒废,令兵部每家存一丁于戍所,余放归为民。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明仁宗听说建文朝的奸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亲戚全部被充军戍边,家里的田都荒废了,于是命令兵部,让他们每家留一个人戍边,其余人都回到家乡当老百姓种田。这时距当年事发才22年。这说明,被诛杀的应该是齐泰、黄子澄的男性近亲。

至于方孝孺被诛灭十族一说,纯属造谣。但是朱棣的确对方孝孺家大开了杀戒,但并未杀光。《明太宗(成祖)实录》只是提到“夷其族”。两百多年后的《明熹宗实录》提到了方孝孺被“诛十族”之事,并提到方孝孺的幼子方德宗被人匿藏,逃过一劫。至天启朝时,方孝孺的十世孙方忠奕来京上书熹宗,熹宗朱由校遂下旨诏恤方孝孺遗胤。明实录体系庞大,数千万字,记载矛盾在所难免。但一个被诛杀十族或九族的人,怎么还会有后人传世,怎么解释?藏匿?你知道藏匿谋反罪的罪犯是什么下场吗?而且,早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就建立了完整的保甲制度,对全国采取网格化管理,不要说藏一个人,就是藏一头猪都藏不住。谁敢冒诛九族的的风险藏匿方孝孺之子?那怎么解释方孝孺的后裔存活在世上?只能有一个解释,当年朱棣放了方孝孺年幼的儿子一马。同样的道理,黄子澄也有后代活下来。

张廷玉主编的《明史》给了朱棣很高的评价,但是在诛杀建文帝的旧臣上,给予了负面的批评,认为朱棣在这件事上手段过狠。其实,按照古代做法,谋反都是要诛灭九族的,但是,有时对年幼的孩子,会留下来,不杀年幼,以免上干天和,下惹人怨。在当时情况下,朱棣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是敌对双方,成王败寇,建文帝如果俘获朱棣,朱棣会有好下场?谋反、谋大逆是封建社会十恶不赦的两大重罪,谁失败谁就死有余辜。

朱棣占领南京后,一开始并没有大开杀戒,他给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机会,只要悔过自新,统统给出路。但是,这些人自己骑虎难下,唯有一死,不惜对抗朱棣,最终连累家人。铁璇也是不屈服、不投降,被杀,但是他们的家人没有被杀。

朱棣也知道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是忠臣,只是他们忠于的不是自己,而是建文帝的,皇帝都喜欢忠臣,即便是别人的忠臣也打心里佩服。(夜灯唯许月华侵)

建文旧臣夏元吉、杨士奇、杨溥、杨荣这些人就比较识时务。尤其是杨荣,在朱棣进入南京时,杨荣主动迎谒在朱棣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朱元璋)陵呢,还是先即位?”朱棣便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这个人真的很会讨好啊!

后来夏元吉、杨士奇、杨溥、杨荣这些人都成了永乐朝的重臣,成为“仁宣之治”的主要推动者。

做大事的人都有着同样的路径,就是赏罚分明、给人出路。当年我们在四平和陈明仁血战,伤亡上万人,陈明仁起义加入我军后,待遇从优;我们也和傅作义打得血染黄土,傅作义起义后,受到我党优待。

杀人,不是目的,革命不分先后。但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能一介藩王的力量对抗明初比较强大的朝廷,并在短短3年内取得胜利,充分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更重要的是,朱棣具备无穷的人格魅力。从800亲兵开始,朝廷的官员一批一批倒向朱棣,实力越来越强大,长期下去,即使不单刀直入,这个天下还是朱棣的。后来,朱棣对跟着自己靖难的官员,非常感恩,常常感念在怀,优待有加,比如姚广孝、张玉、朱能等等,不但朱棣优待这些人,朱棣的后世子孙也优待这些靖难功臣的后人。

朱棣得感谢齐泰、黄子澄们,没有这几个二货捉急削藩,朱棣不可能有借口反抗朝廷,即使起兵反抗朝廷,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跟随,建文朝臣逼死湘王朱柏,给了朱棣无比的同情力量。

朱棣当上皇帝后,对自己的弟弟们总体不错,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措施削藩,还常常不忘请他们喝个酒、赏赐一些物品,总体保持了藩王优厚的待遇。但是在对待建文帝和长兄朱标的后人方面,朱棣做的过分了,朱标这一支几乎被绝后。

但,我们要为不屈的头颅点赞,没有这些誓死与强权抗争的人,社会不会进步。(原创作者:朱稳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