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死在中国的日本大将,死因为何?日本官方3个字

第一个命丧中国的日本大将,应该是甲午战争后,在对台湾的占领中死去的北白川亲王。而第一个死在大陆的,就是今天要说的畑英太郎。

他来中国时间不长,1年不到就暴亡东北,而日本官方对他的死亡描述很模糊,3 个字:“得急病”。

他到底得了什么病,能致人立即死亡?

(畑英太郎,1871-1930)

此事要从关东军说起。

关东军的来历

关东之“关”,乃山海关之“关”,顾名思义,山海关之东,包括现在的黑吉辽加蒙东,明朝称关东,清末称满洲,现在称东北。

(地图上的山海关位置)

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日本向辽东半岛的金州(现大连市金州区)派兵,设关东守备司令部及军政署,对金州实施军政统治。翌年5月,日本把辽东半岛改称关东洲,在大连设关东洲民政署;9月俄国战败,10月日俄媾和,日本在沈阳设关东总督府,后迁旅顺,改称关东都督府。1906年6月,日本设驻关东外交机构奉天总领事馆,12月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即南满),对满洲实施都督府、满铁、领事馆3重控制,所谓“三头政治”又一年,日本开始派兵驻扎关东洲,初为一个师团、6个铁道守备队,人数约1万人,隶属关东都督府陆军部,这就是关东军的雏形。❶日本正式命名关东军是在1919年4月,都督府改为关东厅,都督府陆军部改为关东军司令部,对满洲实施政军分治。

(配图:关东军,偷偷地干活)

天皇颁布的法律

这一年,大正天皇颁布实施《关东军司令部条例》,第一条就规定:“关东军司令官以陆军大将或陆军中将任之,直隶于天皇……”

其职责是“担任关东洲之防务及南满铁路线路之保护事宜”。

根据条例,关东军是在天皇的直接领导下,从事关东的防务和保护,但从设立那天起,它就扮演着侵华先锋的角色,盘踞东北20多年,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

而且随着侵华罪恶的深入,关东军人数越来越多,配备规格越来越高,初为中将任司令,九一八事变2年后一律为大将。

今天说的畑英太郎,来中国当关东军司令时是在1929年7月。

我们来看下当时的背景。

(关东军组织结构部分截图)

畑兄弟的背景

畑英太郎生于1871年,甲午海战时,他还是日本陆士步兵科学生一枚,毕业时是270名士官中的第一名。

日俄战争时,他在陆大上学,毕业时仍然是第一名。

据说这与他出身有关,因为当时陆军是长洲藩的天下,长洲藩在明治天皇前的倒幕运动中立功,联合萨摩藩打败会津藩,建立明治集权,两藩后代结下梁子,而畑英太郎就是会津藩出身。

出身不好,再不努力,根本无出头之日。

要想在军中站住脚,必须比长洲藩的多努力,所以,畑英太郎和他上军校的弟弟畑俊六,都是军校学霸。畑俊六陆士毕业时是第二名,陆大毕业时是第一名。两人后来都是陆军大将。这样的牛B人物,在日本陆军系统并不多见。

(畑英太郎和弟弟畑俊六)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1928年,关东军司令村冈太郎中将和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等人,联合阴谋实施了炸死北洋政府张大元帅的满洲爆破事件。

1年后,首相田中义一公布调查处理结果,村冈和河本停职,换上的关东军司令,就是陆军省次官畑英太郎,此时,他军衔仍然是中将。

之所以换他,也是他之前的侵华主张符合军部的思想,如出兵山东、阻蒋北伐,脱离满蒙……

(1932年的关东军司令部)

1929年7月到任后,这个罪恶的畑就开始策划满蒙独立,他与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石原莞尔中佐鼠蛇一窝,研究对付张大帅死后东北军的行动。这就是后来的九一八事变。

他作为关东军司令,多次指派板垣、石原组成参谋旅行团,实地考察进攻锦州等地的路线、运兵、战术,还把他在国内参谋本部的少将、亲弟弟畑俊六招到关东军,共谋事变。

(长春驻屯军联动)

不该忘却的九一八元凶

然而,老天有眼,报应到来,1930年5月31日,月初刚被军部擢升为陆军大将的畑英太郎,突然患上急性肾炎倒毙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❷

春哥查了查,急性肾炎有3个极易导致人急性死亡的并发症: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畑英太郎死时59岁,是九一八事变前、甲午战争后死在大陆的第一个日本大将。

如果他不死,九一八事变的祸首肯定是他这个关东军总司令,但他一死,谋划实施者变成了板垣和石原等少壮法西斯军官。

所以,九一八的祸首不能忘记,除了板垣和石原,还有一个遭报应的大将。

(勿忘国耻)

顺便说下畑俊六——

他哥一死,他很快升为中将,后来步步高升,成为徐州战役、武汉会战、一号作战的指挥官,罪大恶极升为元帅,最终成为战犯,并以一票之差躲过了东京审判绞刑,判无期,三五年就出来了,83岁死于老家福岛县。

=================

文献参考:❶李良志、廖良初《关东军的建立与颠覆》(《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02期)

❷潘泽庆《毙命中国的侵华日军高级将领》(《文史春秋》2006年第四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