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为何一蹶不振?这里告诉你原因

质量第一,这就是一个金的定律。对于《百家讲坛》这样的高层次讲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还是有很高期待的,因为,我们对国学的要求是有了很大提高的。

于丹的出现,是《百家讲坛》走向一蹶不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第一,于丹本人的学术水平,根本不符合《论语》这样内容。她基本就是现代人取代古代人,这是一个严重的学术学风问题,如果古代经典之作都可以任意解读,那怎么对得起起码的历史?孔夫子入党,这不会不是天大笑话吧?问题不止于此,据说,有不少研究生集体抗议于丹的演讲。但是,《百家讲坛》没有从这里面看出于丹问题,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信息,这是最要命的,所以,于丹《论语》完了之后,《百家讲坛》又为于丹推出一档《庄子》的演讲。

从《论语》到《庄子》虽然内容风格大不相同,但于丹的老调子没变呀?她那种中学生式的思维,还是中学生啊。再说了,短短一年半载,于丹有什么天大的本领再造一次自己面对经典呢?我们都知道,一个时代发生重大转移之交,谈论经典,其实是意义非常重大的,这基本意味着通过诠释经典,要达到新的思想的解放和统一。

举个例子来说,“忠孝”是我们传统深厚的一种精神支柱,但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忠孝”还是有批判的。而进入新时代,我们对“忠孝”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一方面“忠孝”没有错,一方面,传统的“忠孝”与现代的法制理念还是有一定矛盾的,因此,我们肯定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忠孝”思想嘛。如果作为一个学者,你没有很高明的理论,这“忠孝”二字都够你研究一辈子的。于丹的争议和失败,反映出《百家讲坛》不但在现代传媒时代没有什么敏锐的嗅觉,就是基本的传媒观念都有问题,所以,造成了观众对《百家讲坛》亲和力和学术信誉的失望,因此,《百家讲坛》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衰落的格局。

我们在这里说于丹,不是对于丹个人有什么意见和不满,而是对于丹的学术深度和学术沟通方式非常不满。《百家讲坛》也有一些观众朋友满意的老师,例如王立群,易中天,蒙曼,郦波等,这些学者,主要是以学术朴实,亲和沟通见长。所以,广大观众朋友是满意的。我们当然高兴看到这样的学者多一些,观众的满意度,或许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吧?但是《百家讲坛》的致命弱点,还是传媒技术有问题,包括学术的平庸化,这是最难以改变的。

例如,有的学者对资料没有什么新的研究,有的学者对历史人物过分偏爱,这都会影响学风。例如,讲唐玄宗的,无不提到开元盛世的一个标志之一,就是养了多少匹马。但他们都引用的是开元十三年的老账,四十三万这个数据。其实开元十五年,唐玄宗就下了一个进口大单,大约计划每年引进突厥十万匹马。而天宝三十年,仅陇右监牧使一个养马基地就有三十三万多匹马!而唐代有大型牧马基地八个!唐玄宗时代,历史没有具体的记录最高有多少匹马,只有唐高宗麟德年七十万匹马的一个最高记录。但我们从理论上保守估计,唐玄宗时代最高的养马规模,也会有八十万匹马的!

我真不明白,学者那么多,怎么就没有一个,为唐玄宗算算这笔账的人呢?至于没有深度的,我就不多说了。例如有一个讲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他在说到王国维著名的“人生三境界”的时候,引用了王国维自己的话说:王国维自己说,我对古人的理解,古人肯定不满意,这只是我的理解。知道王国维这句话有多厉害吗?我就等着,我们的老师解释解释,王国维这句话。但是,老师没话了!

这么大的学问,他不做了?你说你这个学者在干嘛?王国维之所以说,我不能代表古人,就是说,欣赏别人的作品,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但是千万不要把你的意见强加于古人。这不但是学者的一种风度,更是对诗歌研究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啊。知道,怎样继承文化遗产吗?绝对应该是接着古人没有说完的继续说啊。

因为我们有一个“诗无达诂”的美学传统。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诗无达诂”甚至乱诂,而我们乱诂的情况,从历史到哲学,以至于文学太司空见惯了。王国维说自己的意见不能强加于古人,正是一种不“乱诂”的深刻美学思想,这值得我们思考,是不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