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天台」济公传说助孝子寻母|徐亦安

【有故事的天台】

济公传说 • 助孝子寻母

徐亦安

在集市上,高家庄财主高兴邦看到有个邋遢和尚,状若疯癫,面前摆着四块巨大的石头。

难道和尚在卖这些随处可见的石头?高兴邦边想边走到石头前。

和尚高喊道:“卖石头。”

高兴邦停下来,那和尚盯着高兴邦说,“四块石头售价不等,第一块纹银一百两,第二块二百两,第三块三百两,第四块四百两,共卖一千两,专解人间疑难,指点迷津。”

旁边的人围拢过来,捧腹大笑。

高兴邦突然心念一动,决定买下石头,叫身边书童打开包裹,取银千两给和尚,并问和尚法号。

“贫僧乃灵隐寺道济。”和尚转身离去,又轻声扔下一句话,“奥妙在背面。”高兴邦

再叫书童取银若干,请身健力壮者帮助,翻转第一块石头,只见刻着:

不姓高来本姓梁

高兴邦不禁心里一惊,再翻第二块:

千里迢通寻亲娘

第三块:

兴邦要见生身母

第四块:

去到临安问法王

十八年前,高兴邦还是十七八岁小后生,家住桐乡县梁家村,原名梁兴邦,以务农为业,先父去世早,母子相依为命。

母亲教子有方,兴邦读过几年诗书,知书达理,侍母敬孝。

时值南宋高宗年间,番邦南下,生灵涂炭。

在兵荒马乱中,梁兴邦母子整顿包裹,忍痛离家避难。最终还是遭受兵灾,母子离散。

梁兴邦逢州过县,千里寻母,历经三年,査无音信。

衣衫破碎,银钱用尽,流浪至宁波境内时,天冷肚饿,寸步难行,乃向天跪拜:

“娘啊!非是孩儿不孝,实难支撑,只有来世报母养育之恩!”

说毕,紧闭双目,纵身要往甬江下跳,正在这时,一双大手抓住兴邦。

“这后生何故伤心,走此绝路?”

兴邦回头一看,是个慈祥老人,年近七旬,阔口长须,头戴员外方帽,身穿皮袍,脚踏乌靴,乃作拇叩谢:“多承老丈相救,你救别人有报应,救我苦命枉费心!”

老人仍拉住不放,兴邦不得已道出了千里寻母遭遇。

老人出言试探:“老汉我离此五里之遥,高庄人氏,姓高名文突,年过六旬,膝下无嗣,实为美中不足。难得你有此等孝心,老汉欲招你为继子,我虽非大富大贵,多你一张嘴倒也无妨,你意下如何?先安顿下来,寻母之事,可徐图之。”

兴邦听此如梦初醒,当即点头应允,向老人即行父子大礼。

到高庄后,兴邦才知道老人是方圆几十里的大财主。家有佣人书童,丫环使女。

老人将兴邦改梁为高,接替香火,娶妻生子,合家生活美满。

同时,兴邦一直派人四处搜寻母亲的下落。

得到济公卖石点化后,高兴邦取得双亲同意,备足费用,带一书童再次远行寻母。他们来到临安找店住下,每日往三街之市,酒店茶馆,赌场戏院,打听一个叫法王的人名。

一晃半月,犹如大海捞针,终无下落但仍不甘心,继而往乡村寻访。

那天中午,红日曝晒,主仆二人,赶路口渴,想歇息一番,讨口茶喝。

恰好前方是古木参天,来到近前,才见山门一角,显现红砖绿瓦,上悬金字匾额,书写:“法王庵”。

高兴邦这才想到,法王未必是人名,也可以是庵堂所在啊。

应门的小尼把兴邦主仆引到客堂,奉上香茗。两人买来香烛,由小尼领着前往大雄宝殿,上香点烛,跪拜四季法王,保佑早日找到亲娘。

祈祷完毕,刚站起身,只听小尼喊道:“师父来了。”

兴邦见老尼头戴船形僧帽,身披黄袈裟,胸挂佛珠,手执拂尘,一脸出世的清净之相,但是又觉得似曾相识。他不敢贸然相认,乃抱拳深施一礼:“蒙贵庵热情招待,深表感谢!”

老尼叫小尼端椅让坐,自己主位相陪,开言动问:“施主家居何处,尊姓大名?”

高答言:“宁波鄞县高庄村姓梁名兴邦。”

老尼听了,睁大眼晴,一会儿眼泪就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兴邦明自了九分,抢上前去,“娘啊!”扑在母亲怀里,两人相拥大哭。

原来,他母亲流浪他乡,乞讨度日,那天来到此庵求助,多亏师父悲好心,收为弟子,从此落发为尼,每日诵经拜佛。

兴邦将前情倾诉:“多亏济公活佛卖石指点才到此。我认了干爹娘,他们大度慈善,视我如己出。我已有二男一女。孩儿定要亲娘还俗,随儿去宁波生活,以尽孝道。”

老尼笑道:“儿的孝心,娘已尽知。娘尘缘已断,皈依佛门,决不还俗。也是你孝感动天,才能母子重逢。神佛保佑,祈求你们合家欢聚堂,多行善事,娘就满足了!”

兴邦无奈回了家。

义父母听此奇遇,皆大欢喜。从此后合家诵经烧香,戒杀放生,日施茶饭,修桥铺路,家堂塑供济公活佛,朝夕参拜。

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济公传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