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风云:石达开手下有一位卧虎先生,制定了刘备式取川计划

人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位能人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有意思的是太平军里有一人号称卧虎先生,而且名字也一样有意思:曹伟人。他是翼王石达开麾下的一员将领。

曹伟人是广西人,但他不是老革命,而是在太平天国己未九年秋(1859年),石达开负气出走后,一路颠簸,折返广西时,他带了几百人的起义军归顺石达开。第二年,他和赖裕新部会合,与广东天地会周春所部从粤、桂向湖南进攻,和石达开会师后跟着大军开始远征,称为军师,号卧虎先生,一时间运筹帷幄,出过好多计谋。特别是远征途中极力建议石达开效仿三国刘备,西取巴蜀立国,再北伐中原以角逐天下,此计如一剂良药 ,让颠沛流离多年的石达开为之一振,最终下定决心来实施这一政治路线。

1863年春,石达开远征军从云南米粮霸进入四川的宁远府,绕过热水塘来到高岩子,向西贴近了冕宁县的梳妆台。此时前面城池和村庄多被战乱摧毁,蜀道艰难,正是馆舍无资所,山险复难行。曹伟人派人打探到冕宁有一条小路直通紫大地,于是他向石达开建议,放弃大路,走这条捷径。

石达开听了他的建议。但是到达紫大地后,被当地土司和清军围住了,石达开又问计于他:“食尽道穷,将若何?”,卧虎先生说:“殿下不闻绝处逢生的话吗?目前形势,急应拔营夺路,沿岩扁东奔小水(即鹿子河),倘得出险,再图良策”。

石达开同意了,但都知道鹿子河容易过,但后面的老鸦河凉桥一带难过。

四月二十七日,石达开率军东出,过小水后,奔到老鸦河,水势险恶,部队无法过河,困在河岸,于是清军派人来诱降。石达开心急如焚,连夜在营中商讨对策。卧虎先生说:“清妖是用计来骗我们的,只有死里求生,战斗到底。请王明早鼓励将士,临河决一死战,幸而胜则冲出绝地,不胜则拼尽最后一滴血,与敌偕亡。断不投降,免延颈受斧钺辱,贻笑天下后世。望我王裁决!”

石达开点头。但是宰辅曾仁和反对,理由是大军把草根都吃尽了,进退无路,这地方山穷水恶,突围无术,建议石达开暂时答应清妖。而且探子来报,此处溯流而上十里即凉桥,过桥就是洗马谷,清军已死守桥头。如果将计就计,暂时诈降,渡过难关,那么还有一线生机。

石达开听了,又觉得曾仕和的诈降机胜算大。他犹豫了半宿,采纳了曾仕和计谋。他命卧虎先生起草一封给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的诈降书。

卧虎先生写完了诈降书,哀叹一声,就投河而死,他已经料到了石达开的悲剧。石达开投降言论一出,军心更加浮动,将士斗志锐减。石达开率部队奔到凉桥时,看到严阵以待的清军,死战的勇气又丧失了不少,于是更加迷信诈降计。最后,诈降书一上呈,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耍猴一样戏弄了石达开一回,可伶石达开数千精锐,缴械后被清军用大炮轰成了肉泥,石达开自己也惨遭剐刑。

虽然曹伟人这位卧虎先生的谋略远不如卧龙先生,但最后他还是预料到了清军不会放过太平军,何况还是绝境中的太平军,石达开唯一的生机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率部队拼死一战,就算是全部战死也比冤死有意义,弄不好还可以闯出一条血路。

可叹之际,本编口占一绝,题曰《大渡河怀古》,以飨读者:

大渡沉沙铁甲磨,英雄至此有悲歌,

荆州遂志迎巴蜀,石翼强图血泪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