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百万大军的李自成为何面对清兵只坚持了不到一年

首先说明一点,李自成的大顺军及后来改称为忠贞营的大顺余部,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山海关外与清兵初战被偷袭失败到永历十八年十二月忠贞营的最后据点老木崆被清兵攻破,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先后被俘杀。大顺军坚持抵抗达二十余年,成为华夏大地上坚持时间最久的抵抗力量。只是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面对清兵时,仍然是一败再败,虽然之间数次反击获胜,但终究还是难以扭转大势,直至最后李自成败亡退出历史舞台,这算是大顺军坚持斗争的第一阶段。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一阶段内李自成的成功与失败为什么转变的那么快。

首先是大顺方面

在军力方面,崇祯十四年攻克洛阳进入灾荒连年的河南,李自成所部迎来了大发展。并且根据部下来源复杂,战力有高有低的情况,李自成以五重战阵法应对明朝官军的进剿。所谓五重战阵法,就是将所部由战力高低分为五重,外为饥民、次步卒、次骑兵、次骁骑、战斗力最强的老营百战精锐与毫无战斗力的随军家口居于最内。与官军战,官军往往只能攻破二重或者三重,然后骁骑与老营精锐就会反击精疲力尽的官军。就这样无数的明朝官军被李自成的这种战法给玩惨了!

在经历了三次开封大战、两次与孙传庭部的会战、又于朱仙镇以堂堂之阵击溃明朝援军二十余万。经过数次大战的锤炼李自成部的军事实力已经空前强大,并且野战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实李自成绝非只是我们了解的那样,是个草莽英雄。虽然李自成的发展壮大是从崇祯十四年开始的,但是预感到明朝大势已去的李自成很快就开始了为自己以后夺取天下做准备。首先就是打出了三年免赋的旗号来争取人心。又于崇祯十六年开始以荆襄地区为根基建立政权。这一时期由李自成派官管理的地域北至黄河南岸,南达湖南安乡、华容一带。在完成这一地区的政权建立后,李自成就立即着手开科取士以选拔人才,首批参加考试者有九十人。同时李自成又命令所控制的各地区考取生员,择其优者送往吏部备选(李自成将六部改名为六政府)。借着对知识人才的选拔,李自成开始了与士绅阶层的妥协与融合的进程,只是这个进程太慢了,以至于最后李自成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军事方面,鉴于屡次大战已经为李自成锤炼出了大批精锐。于是李自成就根据形势的发展将所部分为专职攻城野战的五营与负责镇守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的守备部队。战力较强的五营即权将军刘宗敏、田见秀统领的中军营;制将军刘芳亮统领的左营;制将军刘希尧统领的右营;制将军袁宗弟统领前营;制将军李过统领的后营。根据李自成进攻大明京师的兵力以及后来准备于陕北反击阿济格部的兵力我们可以判断出,刘宗敏与田见秀统领的中军营兵力在三十万人左右;刘芳亮统领的左营兵力在十五万人左右;袁宗弟与李过两营应该在二十到二十五万人左右;刘希尧所部兵力不是很清楚,但应该也不会低于十万人。光这五营合计精锐野战力量就在八十万左右,如果再加上镇守荆襄地区的白旺部精兵二十万与各地守备部队。由此说李自成拥兵百万只少不多。

在开始攻击大明京师之前,李自成已经控制了陕西、甘肃、河南西部与荆襄地区。并且由荆襄征收赋税开始,李自成已经开始了由起义军向皇朝统治者的转变。所以说在进攻大明京师前,李自成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是可以的,军事力量也是相当强大的。但为什么看似强大的李自成,面对清兵之时,仅仅坚持了不到一年就全线溃败,战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在占据大明京师后,李自成主要干了这几件事:争取吴三桂,控制山海关;对前明朝臣的追赃助饷;遣官分兵收服直隶、山东、河南的各州、府、县。战歌认为这其中李自成所做的唯一一件对的事情就是要控制山海关。

首先就是认识到了清的威胁,但是却犯了一个当时所有人的一种共识性的错误——以清的人口、兵力,想要鲸吞华夏绝对不可能。这一点由李自成极其重视山海关的归属,但在关键的山海关之战时,对于十几万八旗大军已经进入山海关并且运动到战场附近竟然一无所知。导致在吴三桂即将坚持不住的时候,被八旗军偷袭,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从山海关一战的经过可以看出,李自成的大顺军此时的战力已经相当强悍。要知道在崇祯十七年正月,吴三桂才在宁远城外击败了想要攻取关宁的清兵。仅仅几个月后,面对李自成统领的十万大顺军,吴三桂是难以抵挡几乎就要被战败。如果这个时候处于全盛状态的大顺军面对战力已经开始下滑的八旗军,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其次就是分兵。李自成在占据京师后,很快就向新占领的山西、河南中东部、直隶、山东各州、府、县派遣官员跟兵力维护统治。李自成用于进攻大明京师的部队分为两路共计五十万,号称百万。这五十万人全部都是五营精锐,由于对清逐鹿中原的野心认识不够,所以在占据京师后,并没有将兵力集中起来,而是派往各地,其中要地千人、府县数百。这就造成了两个很严重的后果:一是在关键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只能调集十万人;二是这分散于各地的守卫力量,在李自成于山海关战败准备退出京师时,很快就被各地的拥明势力各个击破剿杀殆尽。出发时的五十五大军,最后能跟着李自成回到陕西的不超过十万。可见这个失误对于李自成所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最后就是这个追赃助饷的问题。由于三年免粮口号的提出,大顺的粮饷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怎么解决,只能从士绅阶层那里想办法。这要是放在天下只有大顺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遇到明末那种纷乱复杂的局面,士绅阶层所拥有的人才、宣传能力、钱粮等就成为了决定天下归属的极其重要的砝码。失去了这个砝码,李自成注定要退出争夺天下的赛场。

此外还必须要说的一点,就是李自成对于投降的前明将领,既无高官厚禄以拉拢,又无己方得力人员前去改编、监视。这就使得后来李自成退出京师,撤回西安之时,这些人纷纷叛乱,使得大顺的山西、河南防线被撕开了一些大口子,根本就没有起到迟滞清兵进兵的作用。

这些失策最终导致李自成失去了刚刚占据的京师,可是在陕西、甘肃、荆襄,李自成还拥有庞大的势力。可为什么连这些经营已久的老根据地也没能守住,我们接着往下看。

其实在山海关败给清兵的大顺上下是很不服气的,靠偷袭算本事?有能耐咱们以堂堂之阵正面对垒,再看看谁胜谁负。退守陕西的大顺并没有坐以待毙,在稳定了形势后,很快就从陕西向山西、河南发动了局部反击。这个时候,清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派出两路大军分别攻击大顺和南明。这就有点骄傲自满了,通过怀庆之战,清认识到李自成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力量。于是立即改变部署,两路大军齐齐压向了大顺。相比于南明那些面对民族危亡仍然尸位素餐,为了一己之私内斗不止的东西们,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绝对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们勇敢的接过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大旗。

得知阿济格京大军来功,李自成等大顺高层首先想到的不是逃跑而是积极谋划,希望能在陕北与阿济格大军决战。为此,李自成两大顺的精兵猛将尽数北调,准备接下来的大战。可是就在部署完毕,大顺方面却猛然发现,多铎突然出现在自己防备空虚的陕西、山西、河南交界处。这就是李自成的另一个失误之处。不知是清兵的隐蔽能力强还是李自成的信息渠道、侦查能力太弱,在两次关键之战中,都没有及时、准确的探知到清兵的动向。反而清对于大顺内部的虚实、兵力调配等重要信息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在得知多铎部也转向直奔自己后,李自成等大顺高层并没有及时的做出什么战略调整,反而待在原地十天毫无反应。就这一项,高下立判,面对局势的变化,能否做出及时、正确的调整,就决定了最后的胜利。

就这样从大顺永昌元年正月定都西安到永昌二年正月李自成正式放弃西安南逃,面对清兵,李自成个他的百万大军竟然只坚持了不到一年。应该看到大顺方面并非战力不行,这一点从怀庆之战和后来改称为忠贞营的大顺余部在堵胤锡的率领下于湖南多次击败敌人就可看出。其实李自成做的一切,如果放到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也就真的成功了。可是面对明末纷乱复杂的局势,李自成不能随机应变,迅速而准确的做出战略调整,而由此所产生的一些列失策、失误最终打垮了李自成。

虽然我也不喜欢这最后一个皇朝,但就明末清所制定的战略规划还是方针、政策都不得不让你佩服。

首先就是这个为崇祯报仇的理由。当李自成顺利的占据了明朝京师之时,清内部对于是否要入关争夺天下产生了分歧。以多尔衮为首的统治阶层一致认为,自己数次威胁大明京师都没能攻下,而李自成却能顺利的攻下。因而他们觉得李自成部战力强大,不能轻视,同时对于能否战胜李自成缺乏信心。要是真这样了,等到李自成完成政权建设与士绅达成妥协与合作,那么清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可是这个时候,深知情况的范文程和洪承畴极力游说多尔衮应该抓住机会立即出兵。并且给他们找到了一个凭他们自己绝对想不出来的理由,为崇祯复仇。真是既该痛恨又该佩服洪承畴和范文程等辈,这个建议真是高明。这个口号一出来,就相当于给那些有心投降之人找到了一条再合适不过的遮羞布。

其次,入关占据京师后,清朝廷很快就发布了三条诏令:一是,凡土地被强占的士绅,一律如数返还;二是,税赋征收以万历年间的册籍为准,更准确的说是以万历年间没有清丈全国土地之前的册籍记载为准;三是,立即取消加征的三饷。这几条的实施,即把士绅阶层给拉了过来;又阻绝了底层子民参与、支持大顺的源动力,相当于给李自成来了一个釜底抽薪。这也就从根本上断了李自成再一次发展壮大的根。

最后,就是面对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清能迅速、准确的做出相应的调整部署。

总得来说,仅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清的成功绝非侥幸,大顺的失败也不是偶然。要不是那些叛徒、带路党,明末绝不至于亡国又亡天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