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晚期最后的“圣人”也风流

大清晚期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枪炮撬开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封建帝国,从此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腐败透顶无法为中国人撑起腰杆儿,但无数仁人志士都将以报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其中我们熟知的曾国藩也是其中的一员。曾国藩一生成绩斐然,他是时代的幸运者,他草根出生却靠自己的努力登上了大清晚期的权利的巅峰。就连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年轻时对曾国藩倾情备至,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被称为“千年第一完人”。他的一生通过严谨治学和对儒家思想的践行最终获得了“中国最后一个理学家”的美誉。曾国藩用一生阐述了一个草根如何发奋图强并出将入相,满满的都是励志,但是我们对曾“圣人”另一面却知之甚少。

圣人也风流

比如,这位道貌岸然的理学家居然也做过荒唐事。比如狎妓。关于曾国藩与妓女的风花雪月之事,有对联为证。大清晚期写对联是文人的一种兴趣爱好,就好比今天某个文化人写一首诗歌一样,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才情。我们的曾圣人一生最为得意的莫过于会写对联,他是大清著名的“对子”发烧友,他的楹联涉及到喜联、喜庆、哀挽、题赠及山川名胜等,尤以挽联著名。曾国藩的所有楹联基本上如数收录入《曾国藩全集》,其中有两幅挽联格外显眼,都是追挽妓女的,妓女之类的字眼出现在一个道学家的笔下,的确让人有些惊讶。

一副是挽妓女大姑:

大抵浮生若梦;

姑从此处销魂。妓女大姑到底是何许人也

有一种说法著名学者唐浩明先生说她是湘乡县城的一个妓院的粉头,即性服务工作者;第二种说法,有人说她是胡林翼在金陵泡过的一个妓女;第三种说法,是曾国藩在金陵(今南京) 认识的一个妓女。

唐浩明在他的小说 《曾国藩》 里描述说:曾国藩一生并不是后人书中所写那样耳根清净心思完全不想女人。年轻时的曾国藩对歌女饶有兴趣。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在晚年自己的日记中有所反思,说到自己年轻时有段时间因为歌女扰乱了自己的心智。湘乡县城挂头块牌的粉头大姑死的时候,曾国藩还为她送了一副风流挽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曾国藩进京做了京官之后,觉得自己贵为天子门生,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检点,后面有拜师于唐鉴先生,做了理学先生的门徒,从此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严于律己,将歌舞声色抛到了九霄云外。自从在湖南组建湘军之后,在军队带兵之后,他要身先士卒,因为兵勇久离妻室,又手握刀枪,故历朝历代,军纪再严的部队都不可能杜绝奸淫。包括曾国藩的正室欧阳夫人劝他,不少分统、营官自己想带女人,也怂恿他买妾蓄婢,曾国藩一概予以拒绝。再来看曾国藩与妓女春燕的故事

“未免有情,对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根据联语所描写的情境来判断,曾国藩与妓女春燕相识于灯红酒绿的烟花巷。

坊间的说法是,金陵“光复”之初,曾文正邀钟山书院山长李小湖微服同泛秦淮,有妓名春燕者,温柔儒雅,吐属尤佳,曾文正奇之,后为人量珠聘去,不复得见,曾公慨然有叹,故作此联,算是对春燕的思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曾国藩对春燕的“未免有情”,说明这个一本正经的曾圣人,毕竟还是个平常人,见了春燕这种艺色俱绝的美女,还是难以按捺住心中的春情。一句“一别竟伤春去了”,道出心中何等的惆怅哀婉。“何时重见燕归来”则流露出对春燕的无限眷恋。可见,春燕是与曾总督心中的标准美人形象相吻合的,也许,是春燕的才情打动了这个心如止水的老头。从联语的字面来看,曾国藩对春燕的眷恋更胜于大姑。

不论是出将入相的人,还是草根,其实最本质的都是人,只要是人难免有七情六欲,两副对联虽然倒出了曾圣人的风流韵事,但是笔者觉得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并不影响他一生靠自己的“拙”力一步步向上攀登,他仍然是近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知识分子、爱国者和理学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