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国大典,为何要定在下午3点,而不是上午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的成立之时,是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当家之日,所以毛主席对这次的开国大典也是相当的重视。那么既然重视开国大典,为何不定在上午举行,而是定在了下午3点举行,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为此有人便推测,毛主席之所以把开国大典定在下午3点,是因为他曾经派人去华山向神秘高人询问过,问及立国的时间时,对方写了一张小纸条“共和立,欢候时”。毛主席在收到这张纸条的时候,历经苦思遐想,才明白“欢候时”就是猴子欢叫的时候,也就是申时,那便是下午三点,于是开国大典便定在了下午3点。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毛主席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不相信什么迷信观点,这对这种说法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在开国大典之前,毛主席确实2询问过一个人,然而并不是什么华山高人,而是聂荣臻元帅。

在1949年7月初的时候,中共中央便最开始筹备开国大典,为此展开了好几次会议,最终确认了朱德元帅为阅兵总司令员,聂荣臻元帅为阅兵总指挥。随后便制定了详细的阅兵方案,便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听了汇报之后给出的建议便是:“阅兵就像打仗,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对待初战,这次阅兵也相当于一次初战,所以一定要搞好。”

当时的国民党也并不安分,虽然在大陆没有了陆军部队,可是在台湾还是有一些空军部队的。而且当时解放军的装备,不能对飞机造成威胁,所以这就让蒋介石有了可乘之机。曾在开国大典几个月之前,蒋介石曾派六架飞机轰炸过南苑机场,在那里投下了30多枚炸弹,让我军损失了24名工作人员,这次事件让聂荣臻元帅不得不顾虑。

要知道开国大典时候,肯定是人山人海,要是让蒋介石来这么一出,那不是 丢尽了脸面?于是针对这一方面聂荣臻元帅也是做出了相应的策略,将开国大典的时间,定在了下午3点,要知道当时国民党飞机要想飞来北京就得早上起飞,不然飞不回台湾,而且下午三点的眼光很刺眼,不利于空中作战,所以将时间定在了下午3点。

于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便于下午3点进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聪慧和应敌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在革命战争中,屡战屡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