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夜宿农家,临走时农妇问有了咋整?老朱给了一样东西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和刘邦一样,是从平民到皇帝逆袭的代表。朱元璋年幼的时候,在家以放牛为生,后来为了吃饱肚子,就去是寺庙当了和尚。后来发现当和尚也填不饱肚子,最后索性当了一个乞丐,活的确实相当不容易。直到后来去参加了起义军,人生命运才从此改变。

虽说朱元璋没怎么读过书,但是在从小乞讨的过程中,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和思路。也为他后来在军队处理人际关系,直到当上开国皇帝,也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后来在建立明朝后,朱元璋也是非常注重子女们的教育。一生中的26个儿子,除了两个早早夭折,几乎个个都成才,成为响当当的人物。精明强干如燕王朱棣,温文儒雅如周王朱橚。这也跟朱元璋的大力培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朱元璋出身于草根,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当了皇帝之后,就把培育孩子放在了第一位。如果想要学文的话就跟宋濂这样的大儒学习,如果想要学武的话就跟徐达这样的大将学习,且要求相当严格,所以大多数儿子都不负所望,能独当一面。

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皆不同。这句话也就是说,龙生了九个孩子,也会有不一样的特征和习惯。朱元璋的儿子中,大部分是非常优秀的,但也有一个儿子却与众不同,不思进取,顽劣无行,这个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朱桂。

正是因为他游手好闲,天生懒惰的作风,在朱允炆当上皇帝后,便找了一个罪名把他变为庶人。直到朱棣篡位成功后,才恢复了他在皇族中的爵位。朱棣也担心他屡教不改,也在口头上提醒他,如果不想像朱允炆时期那样被废的话,就乖乖听话,善待百姓。重新恢复名分的朱桂,在低调安分了一段时间后,便又开始了此前的作风。强抢民女,滋事打架都犹如家常便饭。终于有一天,有人向朱棣举报朱桂的种种劣迹,朱棣看后便将朱桂从属地押来问罪。

朱桂一听到皇帝要召见自己,瞬间就害怕了。明知自己理亏,害怕前往京城请罪。于是名人将自己的亲笔信给朱棣,保证以后再不会有这种事情的发生,如果再有,甘愿受罚。朱棣在看到了这封信后,决定再给朱桂一次机会,就没有做太多的追究。

看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了,为什么同样是一个父皇的儿子,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呢?其实朱桂之所以养成这样的德行,和朱元璋有直接关系。当年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包围,没有突围成功,就跑到了一农妇家里躲藏。恰巧这个农妇是一个年轻丧偶的寡妇,见到朱元璋就看上了。两人在一夜云雨之后,第二天朱元璋为了逃命正准备要走,而农妇则拉着朱元璋的衣袖,问如果自己怀孕了怎么办?你会继续负责吗?

于是朱元璋随手拿起一把梳子掰成了两半,给了农妇一半,自己留了一半,说如果怀上额拿着半个梳子带着孩子来找我。后来朱元璋当皇帝第三年,一农妇便带着一个5岁的男孩来找他。朱元璋看了那把梳子后,便想起了此事。单位了顾全皇帝的威严和面子,并没有把母子二人安置入宫,而是在南京城郊外把他们安顿下来,并给他们生活费。虽说此时吃穿不用愁了,但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从小在京城外和泼皮无赖鬼混,所以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无赖。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