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春秋著名的贤相,诸葛亮把他当做偶像,但却被孔子多次批评

管鲍之交

战国时候,齐国的宰相管仲,当官儿前家里很穷。他和他的好朋友鲍叔牙,一块儿做过生意。那时鲍叔牙家里富些,总想接济接济管仲,可管仲说啥也不肯要。鲍叔牙没法子,就把做生意赚的钱多分给他些。管仲呢,对账目清清楚楚,丁是丁,卯是卯,每回都是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多一分也不要。

这天,俩人在洛阳做完一笔生意回齐国去,走到靠北郊山的一条山沟里,鲍叔牙心生一计,从怀里偷偷拿出一锭金子放到路上,打马跑到了前头,心里说:管仲呀管仲,送你钱你不要,这路上掉的金子你总该拾了吧。

管仲

鲍叔牙等管仲撵上来时,问他:“你在路上拾到啥东西没有?”管仲说:“没有。”“你看见啥没有?”“看见一锭金子。”“你咋不捡起来哩?”“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能要。”鲍叔牙心里抱怨管仲:你这个人哪,真拿你没办法。他想把金子再捡回来,又觉得不合适。那时候人都讲究出手的东西不能再收回来。再说捡回来不就说明是自己扔的啦?管仲会说自己瞧不起朋友。

农夫砍金

正在这时候,对面过来个人,扛一把撅头。鲍叔牙赶紧喊住他说:“哎,老哥,那边地上有一锭金子,你去拾吧。”那人半信半疑,走过去一看,没有金子,路上只有一条金环蛇。金子咋变成了蛇呢?因为这人是个日上三竿才起床的懒汉,便宜让懒汉占了,神灵不愿意,所以金子在他眼里成了金环蛇。那人正想走,金环蛇“嘈”一下蹿上来咬他。他慌忙举起撅头,一下把金环蛇砍成两截儿,蛇血把撅头刃都染红了。

那人拐回来说鲍叔牙骗人,把蛇说成是金子。鲍叔牙和管仲都很惊奇,就过来看,见地上那锭金子被截成了两截儿。鲍叔牙说:“管仲,看来这是天意,这金子别人拿不走,只有咱俩要啦。”管仲没啥话说,只好一人一半收起来。

那人见他截成两截儿的金环蛇真成了金子,很奇怪,再看撅头刃上的蛇血,也变成了金子。他把撅头刃上的金子抠下来。在手里掂掂,足有三钱。鲍叔牙说:“这是你分金子的报酬。”

就因为这事儿,人们把这条沟叫“分金沟”。

金环蛇

正史记载: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荐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战国七雄

由此观之,管仲贫时并不是那种见钱眼不开的人,正所谓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只能说是时也势也。所以天下不赞管仲之贤而赞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看不起他。孔子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是贤君,而管仲不劝勉他实行王道、忠于周朝,却辅佐他称霸天下,居心不良。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孔老二的愚忠只可赞美,不可效仿。

蜀汉名相诸葛亮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历史上管仲相齐,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诸葛亮相蜀,使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二人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而且居功至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