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骨气的皇帝,死前留下一感人的遗言,上万老百姓自愿殉国

古代中国崇尚儒家文学,其中要求君子要做到忠孝礼义信五个方面。而臣民对国家就,如同女子对丈夫一样也要守住气节,宁愿为国捐躯都不能够背叛。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王朝的更迭,也没见过哪一朝的臣子全都能够在国家败亡后以身殉国。但是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个王朝,真的是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气节,什么叫做宁死不屈。我们要说的这个朝代就是明朝,明朝非常受现代人的欢迎,原因何在呢?其实就是明朝的成长史更符合主流价值观,满足了老百姓们对国家的期待。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步步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像这样的穷人翻身做皇帝的故事是很受人们吹捧的,最重要的是,整个大明王朝无论国运怎样,都始终透漏着一种王者的硬气和霸气。它没有汉唐时期和亲政策的软弱退缩,没有兵临城下时皇帝仓皇出逃的胆怯,它有的是铁骨铮铮的大臣冒死直谏的正直,以及君王以身殉国的悲壮。这最好的例子就是同样的兵临城下,李隆基远走四川,陈叔宝躲在井下,而崇祯选择亲手杀死自己的妃子和孩子,最后吊死在煤山上,堪称是史上最有骨气的皇帝。这份宁死不屈与江山同生共死的决心,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而真正让人惊讶的,不仅仅是皇上,更是他身后的文武百官以身殉国的决绝。崇祯皇帝死后,他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就紧随他而去了,而宫中其它的宫女太监根据记载,就有上千人都选择上吊而死。

整个大明皇宫到处都是死尸,一片阴冷凄惨。明朝覆灭后,很多官员也都选择了自杀。如范景文等九位尚书级别的大臣都是全家人集体殉国,一时间,各级大臣有数千人都随着崇祯帝去了。大臣殉国尚是完成他们的臣子气节,但上万老百姓自愿殉国,就是彰显这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硬气了。中国从秦汉开始到隋唐,都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自发殉国行动,明朝算是第一个了。虽然明朝末年也出现了一些卖国投诚的汉奸,但是明朝整体从君到臣,再从臣到民所展现出来的对国家的忠诚,是其它王朝都难以比肩的。

国破家亡,唇亡齿寒,如果连国都没有了,我们又何从谈家。宁死不屈服于外敌,这样的精神才是最能震撼敌军的,明朝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崇祯帝为了不受敌军的凌辱,保住自己作为君王的尊严,而选择自杀殉国,这样的气节是可悲可叹的。后来叛军发现崇祯帝的尸首时,才看到了他手上的遗旨,崇祯帝死前留下一感人的遗言,上面写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让所有人肃然起敬,一个临死都还能记着百姓的皇帝,怎么可能不是好皇帝。所以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随崇祯帝死去了,只能说崇祯生不逢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