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此地无银三百两”,为什么不可以是四百两或二百两?

此地无银三百两,为什么写成三百两?写成四百两或六百两就不可以么?

不可以!最起码是没有三百两妥贴!

除却近体诗和对联,古代文人在写杂文,随笔,戏曲,甚至是故事的时候,或者不经意间的记录之类,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应用到格律平仄,尤其是五个字(结构为前二后三),或七个字的时候(结构为前四后三,或者二二三组合)。

此地无银三百两,按照规则来说,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果换成其它数字除了“千”以外,其余全是仄声,是出律的,读起来没有效果,如非必要,基本上是不会这样写的。

在古代俗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几乎都符合格律的,共四种。

不是冤家不聚头,仄仄平平仄仄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平平仄仄仄平平

类似的还有不少

脸朝黄土背朝天、身在福中不知福、书到用时方恨少(仄仄平平平仄仄)、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看僧面看佛面、强中自有强中手(平平仄仄平平仄)、英雄难过美人关、得饶人处且饶人 、 一朝天子一朝臣、书中自有黄金屋、长江后浪催前浪等等。

五字的古代俗语也有不少,大体上都是符合格律平仄要求的。如

贵人多忘事、老牛拉破车、无巧不成书、一亩三分地、千里送鹅毛、物以稀为贵、先下手为强、乱点鸳鸯谱、山高皇帝远........

实际上,由书面语言而演成化的俗语百分之八十都是附合格律要求的!反过来,古代文人在编写时,遇到四字,五字,七字,九字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把平仄规律运用上去,并且将之成为了一种本能!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民间俗语反面例子很多,书面俗语这种比例很高,而且很多古代的成语都是这种组合,就是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一声或二声,另一个是三声或四声。

这处组合几乎应用到了全部的成语(尤其是描写风景,人物,相貌类的,或者ABCD,AABB类成语大抵如此),青山绿水,云淡风轻,清风明月,尖嘴猴腮,浓眉大眼,恩恩爱爱,方方正正

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格律的应用实际上影响到了许多小方面,正因为其少,所以潜移默化。而中国文字的语言美,恰恰正是因为格律形成的汉字的音律美。

如果符合格律,一句普通的话,哪怕没有配乐,读起来的乐感都会像诗一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