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被栽赃陷害无计可施,师爷让他呈给皇上八个字,结果化险为夷

清代地方上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直省制,由各省总督、巡抚负责行政、军事事务;另一个是八旗驻军制度,最高长官为八旗将军。这两个系统互不统属,没有相互制约的权限,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清初时,由于战争频发,驻防八旗将军的地位在各省督抚之上。而在清中后期,督抚的地位逐步提升,手中握有更高的权力。一般情况下来说,八旗将军和督抚们都是河水不犯井水,也犯不着撕破脸,只要不涉及对方的利益,大家相安无事。

可同治年间却出了个两虎相斗的案例。浙江巡抚杨昌濬和浙江八旗驻军最高长官杭州将军德英就发生了矛盾。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个人,他是乐清知县张某。张某和杨昌濬本是师生。在清代,师生是官场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往往都会互相照顾,因此他们二人的关系很好。

可是杭州将军德英和张某却向来不合,一个小小的知县敢于对抗将军,说到底还是靠着巡抚的关系。但身为正一品的将军却不能直接处置七品知县,于是德英就想找机会在巡抚面前施加压力,以便整治知县张某。由于德英多次向杨昌濬诉说知县的不是,可是杨昌濬不但不责怪知县,反而处处袒护他。德英非常生气,捎带着连杨昌濬也怨恨起来,他就决心想办法连杨昌濬也一块陷害。

这一年的元旦,浙江省的文武官员依惯例要齐集省城,遥对京城行朝贺礼,对于臣子来说,这是非常严肃的礼仪活动。朝贺礼仪结束后,德英就密奏朝廷,说乐清知县张某在行朝贺礼时,行动随便,态度不严肃,有失礼节。

这样的行为对于皇帝来说是绝对不允许,按大清律例,这是大不敬之罪,就是杀头也不为过。不久,皇帝的谕旨到了巡抚衙门,要杨昌濬查办知县张某朝贺的不敬之罪,并斥责巡抚对属下约束不严,对其错误不闻不问,犯有失察之罪。如果查明属实,知县立刻革职押送京师问罪,巡抚降二级调用。

杨昌濬接到谕旨后,知道是德英背后搞的鬼,这明显是栽赃陷害,可谕旨已下,总是要给出一个交代。可是如何措辞却十分棘手,搞不好皇上还会严惩。

杨昌濬左思右想,始终拿不定主意,若惩治知县,一来有师生之谊,二来也实在是冤枉,况且自己也会承担失察之罪;若不惩治知县,说将军栽赃陷害,就必须提供证据,否则,自己为学生的辩白,非但无力,而且还会掀起更大的风浪。

不得已之下,杨昌濬找来了师爷杨某商量对策,杨某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而且对清代的各种制度颇有研究。他了解了事情原委后,对杨昌濬说,这小事一桩,只要巡抚大人在奏折上写下“参列前班,不暇后顾”这八个字便可迎刃而解。

杨昌濬听后,恍然大悟,连声称妙。杨昌濬的奏折递到朝廷后,不久谕旨又下,严厉申斥德英,将其免职,杨昌濬和知县张某反受到褒奖。那么这八个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在这场官场争斗中,将军德英自以为高明。可他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朝贺的排列班序。巡抚与将军是本省最高的军政大员,按规定在朝贺时要站在最前面,而知县是微末小吏,要站在最后面。

朝贺时,各官都要态度严肃,精力集中,而德英在密奏中说亲眼看见位于后列的知县的情况,那么可以肯定,德英肯定是往后看了,如果是这样,他自己就有失君臣之礼了,要么就是根本没有看到,那必定是撒谎,栽赃陷害。

因此,德英无论怎么说也不能自圆,不是对皇上不敬,便是欺君。这位久经沙场的杭州将军,不懂官场智斗法则,一心要整人,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在是咎由自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