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墓即将露出真颜,可挖了一半为何突然喊停?专家:要国家批准

蒋陵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的墓,是南京最早的六朝陵墓。这里既是陵区又是风景区,山水环绕、林木苍茫、内涵深邃,融合了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更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壮阔的历史长卷。辛弃疾曾在诗中称赞三国时代的英雄,其中就包括孙权。

孙权大帝享年七十一岁,据说他死后被葬在了孙陵岗,但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在修建陵墓时,却拆除了蒋陵的地面建筑物,仅仅给他留下了地宫,还把陵墓建在了蒋陵后面三百米的地方,仿佛孙权是在为他守陵。

这个传说的真假暂且不论,咱们先来聊一聊蒋陵,据考古记载,蒋陵的具体位置至今没人知道,专家们挖到了一座疑似蒋陵的墓,但是挖到一半却急忙喊停,还要工人们回填,这是为何?请听小编慢慢道来。

在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都曾经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们盗墓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满足自己收藏宝物的爱好;二是为了获得金银财宝,充当军费。那么谁那么倒霉,被孙权盗了墓呢?一个是长沙王吴芮,孙权盗了他的黄肠题凑给自己的祖先建了七座庙宇;还有一个是赵婴齐的陵墓,据说曾挖出了三十六颗金印。

曹操生前盗了那么多墓,死后他也怕被别人盗墓,于是给自己安排了七十二个假墓,以此迷惑后人。而孙权盗的墓也不少,想必他肯定也会给自己的后事留下个很好的安排。的确,他给自己的陵墓找了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就算铲平他蒋陵地面的朱元璋,都不知道蒋陵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一直到解放后,考古专家们寻找蒋陵的工作始终没有停下,但是考古学家将梅花山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蒋陵地宫,那么孙权究竟把自己的陵墓藏在了哪里呢?

随着考古科技的进步,考古学家们有了更先进的探查仪器,才终于找到了神秘的蒋陵。首先,工作人员用网格定点,争取不放过梅花山的每个角落。然后启动仪器,仪器发出的电磁波穿透地层,可以准确地探知土层有没有被挖动过,如果地下探测到大型石块或者陵墓,仪器上就会出现不一样的信号。

经过一个多月的探查,竟然在梅花山发现了六座比较小的陵墓。但是在勘察梅花个西侧的上坡处时,竟探测到了一个约十五米的方形石室,这引起了专家们的好奇,因为这个建筑,还有一条喇叭形的墓道。据专家分析,梅花山的山体非常坚硬,想在这里修建一个这样的石室,没有孙权那样的财力物力是不可能办到的。

考古专家们立马对该墓进行了挖掘清理,当土层被清理的差不多时,这条墓道终于露出了真颜。再往前挖了一会儿,居然看见墓道里冒出许多水,专家们只好调来抽水机,把水抽干,然后继续挖掘。终于发现了墓室,只见这墓门有两米多高,可是就在这时,考古队的负责人却急忙制止了工作人员继续往里挖,还嘱咐他们赶快回填。

正在挖土地工作人员都愣住了,怎么快挖到了却喊停了呢?之前努力找了那么久不是白费了吗?考古队长看出了他们的疑惑,于是解释给他们听,原来考古界有一个规定,就是在没有上级部门的批准下,任何人不能主动去挖墓,不然就犯了贸然行动的大罪。工作人员听了之后立马进行回填,把陵墓恢复了原样。

按照这个疑似孙权墓的位置看,墓里肯定已经积满了水,如果不尽早挖掘,那么那些文物长时间的泡在泥水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将难以想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