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仕当夸严子陵,隐逸还说富春山

“不仕当夸严子陵 ,隐逸还说富春山。”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看到这个“富春山”和“富春江”你想到的是什么?

这个?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还是这个?电影

《天机:富春山居图》

其实,这个地方都和一个名叫“严子陵”的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么,这个严子陵又是何许人呢?

严子陵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低塘街道)人 ,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东汉著名隐士。

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其后他积极帮助刘秀起兵。事成后归隐著述,设馆授徒。 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

后世人称富春山为"严陵山",又称其富春江垂钓处为"严陵濑",其垂钓蹲坐之石为"严子陵钓台"。

范仲淹赞撰有《严先生祠堂记》,内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大家都知道严子陵是浙江人,晚年隐居在家乡的富春山下。

其实在宜阳也有这位隐士的斑斑足迹——

宜阳张坞乡严过村,乃是他经过、盘桓之地;附近的小富春山和子陵殿,也是用来纪念他的。

光武帝刘秀

严子陵在游学长安时,与南阳豪族子弟刘秀相识并结为了好友。

刘秀登帝以后思贤念旧,令绘形貌寻访。齐的地方报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泽中垂钓,帝疑是严光,即遣使备车,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阳。

后来,刘秀先是派了严子陵的旧相识侯霸相请,被拒绝后又多次亲自拜访,结果,严子陵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刘秀。他不愿做官的决心可见一斑啊!

在这期间,有个很有意思的传闻,说是在一次论道之后,刘秀留严子陵和他同榻而眠。没想到他夜里居然把一条腿压在了刘秀的肚皮上,导致刘秀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天刚亮,太史官便上朝报告:“不得了!不得了!臣夜观星象,有客星犯御座甚急,怕是要出大乱子了!”刘秀听了笑道:“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意思是说,我和老同学严子陵同榻共眠,没事!

严子陵在洛阳居住期间每天不是看书就是到处转悠。一天,他来到宜阳的一个村庄,觉得那里很清静,就在那里盘桓;看见村南边有座山,像富春山,就在那里闲逛。于是,人们就把那个村子叫做“严过村”,把那座山叫做“小富春山”。

如今,在张坞乡严过村附近,还有一个子陵殿,此殿和严过村隔着洛河,坐落在三乡境内的汉山上。当地人说,子陵殿并不冷清,一直香火不断,尤其是那些文人们,三三两两来到这里,并不烧香,却很虔诚,说严子陵是个性情中人,是个真文人。

子陵殿在布局上很有趣,虽然和光武庙紧挨着,但两者之间被一道墙隔开了。据说,刘秀的儿子刘庄上台后,先建了光武庙,塑了刘秀像,后来又担心先帝在这儿没人唠嗑,就又建了子陵殿,让两个老同学紧挨着聊天解闷,可两座庙殿挨得太近了,他又担心严子陵把脚翘到他老爹身上去,便用墙隔开,免得严子陵捣乱。

从建筑风格上可以看出,光武庙和子陵殿同属东汉早期建筑,子陵殿庭院独立,大门上方刻有“子陵殿”三个楷书大字,院内大殿和拜殿保存得还算可以,大殿正中供奉着严子陵的泥塑坐像,四围墙壁上绘有刘秀与严子陵的故事。坐像前悬挂帐幔,书有一联:“辞官隐钓高风亮节,与帝同衾自古一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