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用竹简作为写字的工具,你知道竹简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当文字经历过金石上的生硬刻画之后,慢慢地就使竹木成为了它的载体。历史总是在不断地朝前发展,这其中会因为那些不自觉但是却不可抗的因素而自行发生有一些调整。文字的演变也是这样,一开始的甲骨文就是人们开始有了记录的文字需求,所以在最原始的一种占卜之上做一些记载。

再后来出现的青铜器和石头也是如此,为了能让一些内容可以长久地保存下来,人们选择了质地坚硬的材质作为书写载体。再后来,书写和阅读成为了全民性的事情,那么就意味着文字不再是供一些特权人员所使用的信息,那么就意味着作为书写的材料要满足一定的可携带。像是青铜器去和石头是只能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要是想要去浏览上面的信息,距离较近还好说,还是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为了查证书中的一个小小的用词还要去贯穿一整个区域。

加上当时交通不便,说不好路上真的要用到几个月的时间。这样一来成本也确实过高了,也的确麻烦至极。所以竹木上的刻字就应运而生。竹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简牍,用绳子将竹片编起来的,以一卷卷的形式呈现的书籍模样。简牍作为文字载体集中的使用情况应该是在纸张出现以前,所以结合出土情况来看,简牍的使用时起是战国到汉晋这段时间。

但是竹简要作为书写的载体,不是像金石那样可以直接往上面写字,而是要先经历一番工艺的处理。毕竟竹简原本是作为植物的竹子,如果没有对它做脱水方便的工序,那么必然会在后期发生虫蛀等问题。所以,在竹简成为可以书写的用具前,它首先要用火去烤干其中的水分。我们通常所知的"汗青"一词就是来自竹简的脱水工序了,竹子被大火烤制的时候,水分蒸出来,在纸片的表面会产生像汗水一样的水珠,因此而得名。

这是最基础的竹片处理,处理完这一步之后就可以在用毛笔在上面写字了。但是要成为书籍,还有一系列的工序要制作。烤制之后的竹片是呈零散状的,不利于收集和储藏,也不能作为书籍而使用。如果是这样的零散,学者需要做文字的阅读和整理时只会更加麻烦。所以,需要将这些竹片做固定的工作。

把竹简汇编成册的绳子一般是帛带和丝带,可以是三根绳子,分别从竹简的上中下位置来进行固定,也可以是两根绳子,分别固定竹简上方和下方。所以成语韦编三绝,说得就是读书太用功,翻书翻得将固定竹简的三根绳子都翻断了。将散落的竹简都汇编完成后,将它们从左到右卷在一起,这样即为一册。为了便于检索,会在最外层的竹简上刻上书目的名称,或者是在开头空出两个竹简,在那里刻上标题。

所以说,竹简要成为书写的用具,中间还是要经过多道工序的编制才能完成。

本文由言说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