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能夺位成功,全赖于建文帝所犯这两个关键错误,个个致命

朱元璋死后,由于太子朱标病世,朱标次子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他的藩王叔父们个个都“握重兵,多不法”,尤其四叔父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在北疆提防蒙古,他的势力最为强大。由于建文帝担心他们会步西汉“七王之乱”的后尘,所以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子卿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

由于朱棣的实力过于强大,建文帝担心拿不下朱棣,削藩没有从朱棣开始。而是选择从周王朱肃、齐王朱福等其他五王开始,将他们一一废为庶人。这人引起藩王们人人自危,燕王朱棣遂以“诛齐黄,清君侧”为旗号起兵夺位,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共有6场大战,分别是真定之战、北平之战、白沟河之战、东昌之战、夹河之战和滹沱河之战。这6场战役除了东昌之战失利外,其余的均为朱棣获胜。经过三年奋战,燕、明双方还在僵持中。朱棣被建文帝的太监们一语点醒梦中人,率师直奔京师“擒王”,最后一举成功。

朱棣夺位成功,跟建文帝犯的两个关键错误有直接关系,且这两个错误个个致命。

第一 大军出征前,他让将士们不许伤害到叔父燕王,自己是仁义之君,不能让自己背上诛杀叔父的恶名。这让将士们打仗时畏首畏尾,十分掣肘。而燕王朱棣却有恃无恐,如无人之境。否则,东昌之战有多少个朱棣都追随太祖去了。

第二 1402年5月,在齐眉山明将平安和徐辉祖合兵一处,连杀燕将王真、陈文、李斌等主要将领。燕军实力严重受损,但还在苦苦支撑。建文帝看到燕军败象已露,便命徐辉祖回师京城。这样,战场上就剩何福一支孤军了,迅速被燕军打的大败。如果此时建文帝不诏徐辉祖班师,朱棣就真不好说了。

建文帝的失误其实远不止这两个,这只是建文帝所犯的两个致命的错误,由于这两个错误的严重性,直接给自己带来祸患,也给大明朝廷带来灾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