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化蝶去 天堂音未老

《梁祝》化蝶去 天堂音未老

2018年9月7日,盛中国离开了人世,享年77岁。得知这一消息,不少音乐爱好者以各种方式对其表达了哀悼和纪念,很多人都表示,如果不是听到盛中国演奏的《梁祝》,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西方的乐器竟然能够将中国独有的精神和风韵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盛中国已逝,但他的音乐将他的形象留在了音乐爱好者的心中,他们不会忘记那位在舞台上手持小提琴、微闭双眼的音乐家,也不会忘记那些在老人与听众心间流淌的旋律。

对于中国人而言,一提起小提琴,脑海里浮现出的总会是那首《梁祝》的旋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已经烙在中国人的精神深处,成为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旋律。每当音乐响起,就会有一对蝴蝶从我们的心中飞出,徘徊着,飞向那遥远的地方。对于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可能他们并不清楚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但是,一提到《梁祝》,人们一定会马上联想到演奏者的名字,那就是盛中国。

出身小提琴世家

对于盛中国来说,小提琴伴随着他的一生。1941年,盛中国出生在一个以小提琴演奏闻名的家庭中,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盛雪,他的母亲朱冰也是一位颇有造诣的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的父母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同时考入了“教育部音乐教导员训练班”,当时两个人的成绩都相当优异,盛雪略胜一筹,考了第一,而第二名就是朱冰。在烽烟中的重庆,盛雪和朱冰两个人通过小提琴相识,之后不久,又因为小提琴相爱,可以说,盛中国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和小提琴结缘。

在盛中国出生之后,他和小提琴之间的缘分就更加明显了。盛中国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天才琴童”,他五岁就在父母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小提琴,短短几年间进步神速,很快能够登堂入室,七岁的盛中国就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公开登台表演,并且得到了听众们的一致好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当时的盛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朋友,但他的名声已经为音乐爱好者们所熟知,武汉人民广播电台还专门为他录制了唱片,其中收录了由这位“天才琴童”独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

人们常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放在盛中国身上一点都不错。与那些“方仲永”式的早慧少年不同,盛中国并没有因为年少成名而骄傲,而是更加努力地练习小提琴。在盛中国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下,1954年,他以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获得更加系统、更加专业的音乐训练,不久之后,在一次全国性的音乐活动中,盛中国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了马思聪的《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从此一鸣惊人。1960年,盛中国被派到苏联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在那里,他遇见了世界级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列奥尼德·柯岗。在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小提琴爱好者,但对音乐爱好者而言,小提琴这一诞生在西方的乐器虽然好听,却始终陌生。盛中国来到了苏联,在世界级音乐大师的指导下,他的小提琴演奏很快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渐渐了解了小提琴的来龙去脉,对不同技术流派和演奏风格更是如数家珍。在苏联举办的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上,盛中国以其对小提琴的独特理解,获得了荣誉奖。在盛中国小提琴“国手”的背后,与其说是天分,更多的是他那不懈的努力。

《梁祝》弥久恒新

盛中国所演奏的小提琴作品在中国风行几十年而不衰,其背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盛中国不单单是演奏了乐谱上的旋律,更将自己对自身,对中国,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思索,这使他对乐谱的演绎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丰富的阐释空间。盛中国的表演与其说是演奏,倒不如说是在与作者和观众做一次精神上的交流,他借由作者的乐谱在音乐中表达着自己对人生、民族、国家的思索,也盼望着能从观众的反应里得到回应。所以,即使是同一曲目,盛中国的演奏总能被听众们从多位演奏者中一下子认出来,他的音乐是意蕴深长的,更是独一无二的。

早在苏联求学期间,盛中国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东西方之间毕竟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西方交响乐或者协奏曲的艺术风格可能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传统音乐,于是,盛中国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发现,横亘在中西音乐爱好者之间的并不是音乐形式上的不同,而在于其精神内核之间的差异。但是,人类的审美总是有着共通之处的,而音乐又能以其直击人心的力量拨动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心弦;那么,如何找到这根贯穿中西的“弦”,则成为了盛中国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渐渐地,盛中国发现,这根“弦”的根本,在于演奏者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差异性和共通之处的理解,以及演奏者本身个人的精神修为。

于是,在盛中国的小提琴演奏中,很少有那种炫耀式的华而不实,其精彩之处在于真诚,他将心比心地发掘着每一个乐曲中最为让人感动的片段。盛中国以《梁祝》演奏成名,在他几十年的从艺生涯中,《梁祝》几乎成为了他的保留曲目,上万场的演出,上万遍的演奏,早已使他对这一乐曲倒背如流,但是,如果细听不同场合下演奏出的《梁祝》,就会发现,每一次演奏,盛中国都会对这一熟稔的音乐进行新的演绎。这种演绎可能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可能与当时的天气有关,可能与当时观众们的心情有关,但无论如何,每一次新的演绎就是盛中国与观众之间一次新的交流,在盛中国的一生中,这种交流从来未曾中断过。正是由于这种不间断的交流,《梁祝》这首经典曲目才能常奏常新,经历数十年而不衰,有着历久恒新的艺术生命力与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盛中国和夫人濑田裕子(日本著名钢琴演奏家))

曾数次造访海南

有道是“做艺如做人”,盛中国的一生真配得上“艺术人生”这几个字,他不但一辈子坚持小提琴演奏,七十余岁高龄仍然活跃于舞台之上,为听众献上一首首的天籁,而且还德艺双馨,以他的艺术情怀高尚品格身体力行地感动着无数听众。

在盛中国与听众之间,曾经有着这样一段故事:在三十多年前,盛中国有一次要开一场音乐会,音乐会前夕,一位热爱他的听众突然被检查出了癌症,不能离开医院去现场听他的演奏。几经辗转,这一消息居然让盛中国听说了,他在音乐会之后,不顾头一天在舞台上的辛劳,专程跑到了这位听众所在的医院,为他办了一场“一个人的音乐会”。这就是盛中国对观众的爱,同时,这种爱里蕴含着的谦逊、和善则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些元素的支撑,盛中国的演奏才能够如此的丰满、充盈。

盛中国曾经说过:“人不能不吃饭,但人绝对不是为了吃一口饭而活着的。”小提琴是他一生的职业,更是他一生的事业,他始终以小提琴为工具,对艺术、对人生、对国家、对民族在进行着思考。他曾经概括自己的艺术,称其目的在于“展示中国的风采”,“通过演奏家的一言一行,觉得中国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国家”,并“通过小提琴这个载体,在国内外听众心中撒下艺术的种子和对美的追求”。盛中国是这样说的,他也真正地做到了,多年以来,盛中国不仅在各种金碧辉煌的大厅中演奏他的音乐,更在各种民间的、小型的场合为听众演奏,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展现了一名有良知、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盛中国曾经数次造访海南,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盛中国携夫人濑田裕子第一时间在海口举办了“牵挂汶川·捐助灾区”的公益音乐会,以《爱的问候》《圣母颂》《思乡曲》《爱的忧伤》等曲子轻扣着听众们的心,在两个小时之内,募集到了370多万元的善款;2010年,盛中国再次来到海南,在海南师范大学的报告厅内,他做了题为“盛中国艺术与人生”的讲座,并为在场师生演奏了《梁祝》等曲目,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能够在现场听到大师的演奏,这对经济相对不是特别宽裕的在校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而这种和大师的面对面也成为了学生们感悟音乐、品读人生的重要机会。盛中国的艺术人生从音乐中流淌出来,滋润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田。

文本刊特约撰稿 吴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