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八旗军战无不胜的秘密 竟是用了2500年前的制度

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并建立政权,这个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的民族,又一次将东北的极寒笼罩在整个中国上空。而作为政权核心的军事制度,八旗无疑又被人为的抹上了一份神话的色彩,仿佛这是一支无敌的铁军。

八旗四色;黄色代表大地、白色代表流水.红色代表太阳.蓝色代表天空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核心军队,八旗军在建国初期无疑拥有全东亚顶尖的战斗力,征朝鲜、破蒙古、掠大明,摧枯拉朽般的击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轻而易举的灭亡南明数个政权。不可不谓是战功赫赫,然后这一切都跟八旗军独特的战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外国眼中的八旗军,身披重甲,军纪残酷

八旗创立之初人口稀少,不到200万的人口对一个四处征战的政权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这就迫使清朝这个初期纯粹的军事征服集团利用了最原始最野蛮的制度--奴隶制度。而此制度在明末这个异常混乱的时代里,最恰好发挥出了它最大的能力---能快速有效的建立次序,致使清朝得以统一全国。

明末各大势力,其实是比谁更烂,而野蛮的八旗却侥幸胜出

八旗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八旗之外亦有其他炮灰部队。就算同为满洲八旗,上三旗和下五旗待遇也相差甚远。而每旗分三等人,分别为阿哈人、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是奴隶,一般多为汉人和朝鲜人。披甲人地位比阿哈稍高,多为投降满洲的军队以及东北的其他少数民族,分为步甲和马甲。旗丁为女真人,为作战的主力部队。

八旗死兵惯用长枪、长斧、长戟、破甲锥等武器

满洲战法,以五十人为一队,前二十人披重甲,持戈矛等长柄武器。后三十人披轻甲,使用弓箭等投射武器。遇到敌军,则先派出两名勇士,跃马而出,观察敌阵布置以及试探虚实。然后各个分队在敌军阵地四面八方结阵,百步之外,弓箭齐发。率先出动的基本是阿哈等纯炮灰部队,消耗敌军体力以及寻找敌军阵法的突破点。这些毫无自由尊严,在满洲人残酷军法和野蛮统治下的奴隶,只能拼死一搏往前冲去。在阿哈试探出敌军虚实之后,八旗则开始驱动披甲人出战,披甲人被称为"死兵",穿戴双重甲,骑双马冲前,人和马都身披厚重的棉甲,且人被固定在马上,就算阵亡,人亦往前冲去。而后则是负责监督的旗丁,一般被称为"锐兵"。一旦前方的阿哈和死兵敢往后退,锐兵就二话不说上去军法处置,砍下头颅杀鸡儆猴。而只要阿哈和披甲人扰乱了敌方的阵法,锐兵就开始乘胜攻击,扩大战果。而八旗最后的杀手锏就是巴牙喇,分白甲兵和红甲兵,专门用来对付明军将领的卫队和家丁,都从各牛录中精选而出,披三重甲胄冲锋陷阵!不冲锋时巴牙喇专门督阵,可斩旗丁。

八旗的精锐,白甲兵和红甲兵,都能披三重甲冲阵

正是由于满清实行的是最严酷的奴隶制度和极其残忍的军法,八旗得以凭借着一套并不高明,但却简单实用的战法,毒辣着驱动一波波炮灰为他们建功立业,赢了自然是八旗军天下无敌,输了则是手下的阿哈不给力。于是,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诞生。但归根结底,八旗所处的那个时代,朝鲜的战力可以忽略不计,蒙古的黄金家族已是日落下时,而曾经强大的明军早已烂透了,多达百万的卫所军连乞丐都不如。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