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心腹武将,带一万多人出去只回来800人,真实原因很残忍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但要说到唐朝的历史,李世民功不可没。李渊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真正打下江山的是李世民,唐朝可以没有李渊,但不能没有李世民。虽然说玄武门事变让李世民的在历史中不太好看,但是最大的过错应该在李渊。打江山的时候,因李世民在前线的影响,他曾答应事后封他为太子,后来食言封了李建成为太子,且还有加害李世民,不得已才闹出了玄武门的事端来。

李世民能取得玄武门的成功,其手下的诸多将领功不可没,除了大家熟悉的那几位,其中还有一位名叫郑仁泰,他很早就追随在李世民身边,各种大小战役数不胜数,虽然名气没有尉迟恭、秦叔宝等悍将大,但是也在军中担任过左右将军等职,后被封为同安郡公。李世民去世后,这位曾追随他将近三十年的老臣并未受到新登基皇帝的轻视,反而重用他,可惜的是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

李治接替了李世民的位置后,他想像先皇一样有所作为,想扩充国家的领土,于是在位期间多次派兵发动对外的战事。登基的第二年,就有游牧民族侵犯我北疆的领土,李治在得知消息后,立马做出开战的准备,于是在领兵出征的人选上一下犯了愁,刚登基,用新不用旧又怕别人说闲话,但是先皇留下能出征的老臣又不多,选来选去,最后让郑仁泰协同薛仁贵并从两路,各自领兵挂帅出征。

郑仁泰虽说征战数十年,但这是他头一次自己领兵挂帅出征,本来想在新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可惜天不如人愿,他风尘仆仆的领兵前来却扑了个空,而另一方由薛仁贵领军的却把敌军打得屁股尿流的,打了个漂亮仗,薛仁贵也一战成名。郑仁泰经打探得知,薛仁贵所战胜的是敌军的主力部队,由此一来,自己连个皮毛的功劳都没有,心里极度的不舒服。按道理,敌军主力败亡,唐朝军队本该全部收兵回朝,因为整个战争已经胜利了,但是郑仁泰却一意孤行,他头一次挂帅,非要搞到一点功劳才肯班师回朝,于是派人四处打探敌军残余部队的下落。

在焦急万分之余,派出去的打探消息的士兵终于传回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在戈壁的某个地方囤积了大量敌军的粮草辎重,那里驻军少,可以派大军前去夺取。郑仁泰一听,乐开了花,虽然大战没碰到,夺取敌军粮草辎重也算没白来,回去也有个交代,于是亲自领上万骑兵在夜里前去袭击敌军的这个基地,却不料,一个敌军都没见着,反而大军在戈壁迷了路。

面对茫茫看不到边际的戈壁,郑仁泰心中万分焦急,不知道是士兵带回的消息有误还是自己领军走错了地导致在戈壁迷了路,此时只想着如何尽快的领军走出这戈壁。大军试图走了几天依旧没能走出戈壁,身上带的粮食都吃完了,还碰上了难得一见的暴风雪,如此一来,士兵在赶路的途中还要饱受饥荒和严寒,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的士气是非常的低落的,为了求生存,他们只好把战马都杀来吃了。没有马匹代步,大军走得更慢了,于是出现大批的士兵要么饿死,要么冻死,要么累死!

当这批士兵走出戈壁,回到唐朝边境的时候,曾经的上万骑兵身下不到800人。在一个敌军未杀的前提下,付出如此惨重的牺牲,跟随此次出征的士兵简直是在进行一次死亡的旅程。很多士兵回来后反应,在戈壁中,为了生存下来,在战马吃完后,能活着回来的士兵都是靠吃彼此战友的血肉活了下来的。

当郑仁泰回朝后,众多大臣纷纷上书控诉郑仁泰的此次出征的罪责,李治也意识到自己选错了人,本想着要治郑仁泰的罪的,但念及其追随先皇三十多年,就没有降罪于他,之后也未敢再任用此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